樓市高峰期,十幾萬的“天價”常常出現在學區房市場里。一些僅有20多㎡的超小戶型學區房,因帶有頂級名校的光環,加上總價低的優勢,深受家長們喜愛,最終成交時單價也往往異常高昂。
比如在2018年,一套文二新村面積19.84㎡的房子最終以300萬元成交,折合單價超過15萬元,也打破了當時最高的學區房單價記錄。
但隨著樓市下行,以及教育改革,學區房的價格一再調整,“天價學區房”幾乎銷聲匿跡。豪世華邦文教板塊經紀人胡偉成告訴記者,如今家長購買學區房更看重性價比,更多購房者把對名校的追求轉移到了改善居住條件上。那些面積小的名校學區房,即使總價低,但因單價高,也不再那么受歡迎了。
胡偉成表示,今年以來,文教板塊面積只有30㎡左右的超小戶型學區房沒有一套成交。最近一次成交是在去年12月,一位家長買走了一套學軍小學本部的學區房,面積是29.58㎡,總價是300萬元,單價達到了10萬元。而客戶購買的原因,除了孩子要上學外,還因房子本身帶有租約,每個月租金可以達到3000元。
但除此以外,文教板塊30多㎡成交的房源價格都不算高。比如去年成交一套馬塍路小區39㎡的房源,成交總價為290萬元,折合單價7.4萬元。
另外胡偉成最大的感受是,這種超小戶型在過去極其搶手,只要掛出來就能火速成交。但現在,幾乎很難找到意向買家。
記者從我愛我家平臺上找到,一套馬塍路上的房源,面積僅24.26㎡,目前掛牌價是198萬元,折合單價8.2萬元,不過這套房源已經掛牌超過了一年,還沒有成交。另外一套花園北村的房源,面積是24.47㎡,掛牌價260萬元,折合單價10.6萬元,也已經掛牌超過6個月,還未成交。
此外,不同面積段之間的學區房差價也在不斷縮小。以馬塍路上的房源為例,不到40㎡的超小戶型,目前成交單價都在7萬元出頭,而50多㎡的房源,單價也可以賣到6萬元以上,70多㎡的房源,單價大約在5萬元以上。但在學區房的巔峰時期,不到40㎡的房源,單價甚至會在10萬元以上,與大面積的學區房差價至少在3萬元/㎡以上。
城東板塊的中介小張回憶,采荷小學30-40㎡的學區房,最高時自己曾賣到過6萬元以上。但現在這類房源也已經回落到4萬元左右,與50-60㎡的房源幾乎沒有價差。
從杭州我愛我家最近的學區房成交數據來看,成交量大的均集中在居住條件相對較好、性價比高的小區身上。比如觀成武林小學的學區房,3月以來熱度很高,截至目前已經成交了50多套,其中燈塔豪園小區成交量最高,超過了10套。燈塔豪園屬于觀成武林小學小戶型學區房代表,面積以60多㎡、80多㎡為主,成交單價在4萬元左右。
此外,信義坊的云河大廈成為了“賣魚橋小學”成交量第一的小區,本月已經成交了14套,云河大廈的房源以30-50㎡的小戶型居多,總價在100萬元出頭,也成了如今不少家長的性價比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