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eepseek的崛起,AI技術與汽車產業的融合步伐顯著加快,特別是在智能座艙和高階智能駕駛兩大領域,AI技術已成為車企競相引入的關鍵技術。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二十家知名車企,包括比亞迪、吉利、奇瑞、嵐圖、長城等,宣布采納Deepseek模型,旨在提升其智能座艙和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性能。
AI技術的應用不僅局限于駕駛艙和智能駕駛,它還正在深入車企的研發和制造流程。例如,阿爾特公司,一家專注于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研發與制造的企業,近期推出了一款名為“TAI”的垂直AI創繪工具。這款工具集成了創意探索、草案繪制、快速著色、質感渲染和氛圍提升五大功能,專為解決汽車設計師在創意表達、設計效率及精準控制上的難題而設計。
據阿爾特透露,“TAI”憑借其強大的設計語言理解能力和對設計意圖的精準把握,為設計師提供了高效、智能的支持。得益于阿爾特多年積累的汽車設計經驗,該工具的訓練模型覆蓋了從概念到量產、從外飾到內飾、從車型到零件的各種設計需求。試用結果顯示,“TAI”顯著縮短了前期設計時間,提高了整體設計效率。
阿爾特不僅將“TAI”應用于汽車設計領域,還開始訓練其用于UTV全地形車、拖拉機等其他品類產品的設計。未來,“TAI”的功能邊界將進一步拓展,為更多行業提供智能化設計解決方案。
在自動駕駛領域,阿爾特同樣展現出強大的布局能力。公司計劃與產業鏈優質資源合作,構建合作生態,以滿足客戶在不同階段的產品開發需求。阿爾特能夠提供從L2到L4級別的智能駕駛整車解決方案,涵蓋整車設計、系統及部件開發、零部件供應、測試服務以及場景運營等全棧式服務。目前,阿爾特已參與多個客戶的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研發項目,并為日資車企提供了平臺化的ADAS設計服務。
寶馬集團也在中國發布了其360度全鏈AI戰略,該戰略包含三大支柱:AI聚焦提升用戶體驗、AI賦能業務流程提質增效,以及供應鏈合作共贏,旨在通過AI技術全面優化其業務流程。寶馬集團已采用AI技術賦能其在華的全產業鏈業務流程,從生產一線到后臺管理,從供應鏈優化到質量管控,全方位提升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研發領域,寶馬利用AI仿真技術快速優化設計、提升安全性,同時在動力電池熱能管理及車輛型面設計模擬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沈陽生產基地沖壓車間自研的AI智能質檢系統以及涂裝車間的AI視覺檢測系統,檢測準確率接近100%,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寶馬還通過“人工智能先鋒”計劃支持員工持續學習和能力提升。
寶馬集團一直是汽車行業AI應用的先行者。早在2009年,寶馬就將AI技術融入導航系統開發中,使其具備基本學習能力。此后,寶馬在全球范圍內以AI技術驅動智能生產,借助Car2X技術實現車輛與生產系統的實時通信與互動,同時利用AIQX平臺分析實時數據,提升質量檢測和生產效率。2022年,寶馬部署了自研的“燈塔”人工智能平臺,作為“超級大腦”為寶馬在國內的所有生產和運營提供數字賦能。
不僅跨國車企積極布局AI上車,自主品牌同樣不甘落后。吉利宣布已完成全域AI部署,其GEA智能新能源架構、雷神EM-i超級電混、星睿AI云動力、AI銀河精靈等前端AI科技成果已應用于智能汽車的全域,包括架構、動力、底盤、座艙等。吉利還將AI技術深入到產品研發、生產、售后服務等全鏈路環節。
中汽信科品牌咨詢部產業研究室技術總監康凱指出:“大模型不僅在汽車產品設計中的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還在汽車的生產制造、服務運營、內部企業管理等方方面面得到應用。與傳統汽車相比,智能汽車服務具有較大程度的拓展和升級,大模型有助于構建‘服務資源+軟件應用’的用車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