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勢力全年財報發布時,誰已經“上岸”?誰仍在“裸泳”?
日前,零跑、理想、小米、小鵬、蔚來先后發布了2024全年財報。在經歷了激烈競爭+快速變化的一年后,上述幾大車企于“賽道”中的所處位置和前行勢頭可謂是大相徑庭,理想在各方面曾經“遙遙領先”的優勢也已經受到了來自不止一個對手的強力挑戰。
進入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內卷”愈發激烈,留給部分已持續、巨額虧損多年之新勢力的時間顯然也不會太多。接下來,圈哥就以相關車企發布2024全年財報的時間先后為序,帶大家逐一去盤點一番——
零跑:年營收、交付量增幅領跑
作為前述五家車企中率先公布年度“成績單”者,零跑汽車2024年表現亮眼:其全年營收達321.6億元,同比猛漲92%;全年凈虧損28.2億元,同比收窄33.2%;全年毛利率為8.4%,較上年度同期提升7.9個百分點;全年總交付量超29.37萬輛,同比暴漲103.8%。
除了全年營收和總交付量的同比增幅領跑五大新勢力之外,零跑在2024年的一大亮點就是于第四季度實現了凈利潤轉正(0.8億元),也成為了新勢力中繼理想后第二家實現盈利的車企。進入2025,堅持全域自研+全球化路線的零跑汽車有望在各方面進一步“向上”。
理想:凈利潤、毛利率雙雙下滑
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唯一連續兩年實現盈利者,理想汽車2024年全年營收達1444.6億元,同比增長16.6%;全年凈利潤為80.45億元,同比下滑31.9%;全年毛利率為20.5%,較去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全年共交付新車超50.05萬輛,同比增長33.1%。
表面上看,理想在各項財務數據和年度累計交付量的“體量”方面仍領跑各大新勢力。然而,凈利潤、毛利率雙雙下滑卻也彰顯出其“增收不增利”的處境,多項數據的同比增幅更已落后于對手。進入2025,i8領銜的“純電車型復仇戰”對理想而言可謂是不容有失。
小米:“吸金”前景最值得看好?
自去年4月才開始新車交付,在不到九個月時間內就給出了超乎大多數人預期的表現:其2024年全年營收達328億元,全年凈虧損62億元,第四季度虧損額收窄至7億元;全年毛利率為18.5%,第四季度提升至20.5%。此外,小米SU7全年交付近13.69萬輛。
盡管尚處于虧損階段,但初入戰局的小米汽車已迅速進入了毛利率提升、虧損額收窄的良性發展軌跡中,“吸金”前景顯然最值得看好。進入2025,廠方已將全年最新交付目標提升至35萬輛——面對SU7的持續熱銷和YU7的巨大潛力,相信沒人會懷疑這是“嘴炮”。
小鵬:“至暗時刻”已成過往?
峰回路轉、柳暗花明,或許是對2024年所經歷的一番大起大落之最好概括:其全年營收達408.7億元,同比增長33.2%;全年凈虧損57.9億元,同比收窄44.2%;全年毛利率為14.3%,同比提升12.8個百分點;全年交付量近19.01萬輛,同比增長34.2%。
雖然全年仍處于虧損狀態,但小鵬汽車這一年的“否極泰來”已是眾所周知。在挺過上半年的低谷和煎熬后,MONA M03和P7+兩大爆款像連續的“強心針”般迅速把品牌拉出泥潭。進入新一年度,2025款G6/G9等多款新產品將力助小鵬汽車不斷刷新自己的各項紀錄。
蔚來:止損扭虧是當務之急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蔚來汽車在2024年的整體表現:其全年營收達到了創歷史新高的657.3億元,同比增長18.2%;全年凈虧損224億元,同比擴大8.1%;全年毛利率為9.9%,較上一年度提升4.4個百分點;全年交付量近22.2萬輛亦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8.7%。
盡管在全年營收和交付量方面均有增長,但巨大的虧損數字始終在蔚來的年度“成績單”中顯得極為扎眼。當其它新勢力車企都在至關重要的盈利能力方面爭相“上岸”時,痛定思痛的李斌也已開始對蔚來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并力爭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目標。
《車壹圈》觀點:隨著新勢力們“年齡”漸長,以及中國汽車市場的“內卷”愈發瘋狂,市場、投資方和消費者對“蔚小理”們的耐心顯然不會無限延伸。前面有無限“曙光”固然重要,能腳踏實地抵達一個個既定“計時點”,才有資格去憧憬更為美好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