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于在中國的奔馳來說,顯然沒留下一個太好的回憶。去年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了7%,全球銷量同比減少3%。在這樣的背景下,依托于全新平臺登場的新一代CLA,顯然被給予了厚望。作為MMA模塊化架構的首款車型,CLA一口氣提供了純電、輕混、插混三種動力,未來還會有國產的長軸距版上市。它到底有什么能力“反推”中國市場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新一代的CLA,延續了概念車的突破性設計語言,為了兼容燃油、插混、純電三個不同版本的設計,CLA拿出了一張非常具有爭議的前臉:將傳統燃油車的大面積格柵和新能源車型常見的橫貫式LED燈組同時布置在了前臉上。其中,純電版車型將采用封閉式的格柵,內部帶有發光LOGO以及三叉星造型的燈組陣列;而燃油、插混版則將保留網狀的鏤空格柵,形成差異化視覺標識。
從側面來看,CLA依然保持了非常流暢的溜背造型,風阻系數更是只有0.21的Cd值,相比上代車型降低了12%,兼顧優雅與效能。4722mm的車長、2789mm軸距(較前代加長61mm)將為后排乘坐體驗的優化帶來良好的基礎,而國產版或進一步加長以滿足中國用戶對于后排空間的極高需求。
再來看看內飾,新一代的CLA,在以往EQ純電系列留下的T字形大屏的設計風格上進行了改進,換上了視覺上更具整體性觀感的橫貫式三聯屏組,由10.25英寸儀表+14.6英寸中控屏+14英寸副駕屏(選裝)組成。副駕可通過手勢滑動將導航路線“甩”至中控屏,這一交互設計將更好地吸引年輕用戶,并且支持選裝16揚聲器的Burmester品牌音響,以及雙層鍍膜全景天幕。
同時,基于全新的MMA架構,CLA也擁有了800V電氣架構、全新的電驅單元、先進的集中式電子電器架構,并在此基礎上搭載了全新的操作系統——MB.OS,將全車的功能整合為信息娛樂功能、智能駕駛輔助及自動駕駛功能、車身與舒適功能、行駛與充電功能等大類,同時將車輛系統、傳感器和執行器高度聯網,以進一步實現更加復雜的車載電子功能。
動力方面,純電版將帶有單電機后驅、雙電機四驅兩個版本,其中后驅版本馬力為268匹,百公里加速僅需6.6秒,而四驅版本為349匹,百公里加速僅需4.8秒,先行將會采用85kWh的三元鋰電池組,純電續航最高為792km(WLTC標準),并支持800V快充,能夠實現10分鐘內補能325km,年末還將推出58kWh版本的磷酸鐵鋰電池以降低價格門檻。
而燃油版將采用帶有48V輕混系統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帶有前驅和四驅兩個版本,前驅版本動力有136匹、163匹兩個版本,四驅版本動力為191匹,匹配8速雙離合變速箱。
插混版,將在1.5T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打造,綜合功率可達300馬力,純電續航為100km,覆蓋燃油車用戶的過渡需求。
全新CLA展現了奔馳轉型的決心:全新的整車平臺架構、三種不同的動力組合、全面升級的智能座艙功能,它同時也說明奔馳在未來的產品發展路線上,有了相對明確的路線,那就是與寶馬類似,基于自己的主力產品,盡可能擴展并兼容各種不同的動力形式,并全面投入最新的智能化和電氣化成果。
相信基于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奔馳在國內重新恢復一定的市場地位還是很有希望的。但是如今20-30萬的價位,已經是包括新勢力品牌在內的眾多新一代中國豪華品牌的重點攻堅區域了。未來奔馳國產之后,恐將難以避免在智駕、智能座艙方面與中國品牌正面對壘,屆時將會是奔馳的品牌認知面臨嚴峻考驗的時刻。
你看好未來國產的新一代奔馳CLA嗎?在奔馳這樣的傳統豪華勢力,和理想、鴻蒙智行、小米這樣的國產新勢力之間,你會選擇誰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