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提前布局新產業新業態呢?不要總是追尋別人的腳步。”近期,河南洛陽有網友通過洛陽網“百姓呼聲”板塊提出,當年中航鋰電遷往常州,使洛陽錯失新能源電池的首發機會。是時中航鋰電已有多年電池研發經驗,遷往常州后洛陽缺失從電池研發到生產的全產業鏈。眼下的中州時代也只是代工,缺少電池研發企業。難道還沒有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嗎?
該網友認為,眼下人工智能興起,也將會是未來數年間的潮流,建議搶抓機遇建立中原算力中心、積極引進人工智能企業來洛發展。各級機關干部應及時學習人工智能,鄭州、杭州等地已經率先開始,請市領導搶抓機遇。
洛陽市發改委后答復稱,該委高度重視洛陽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工作,正在根據洛陽市產業基礎和優勢等開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目標、重點領域、場景應用示范等研究,研究內容將納入洛陽市“十五五”規劃。網友提出的人工智能產業方面的意見建議,我們將認真吸收、采納。
福建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日就提案《大力布局人工智能產業,加快培育城市核心競爭力》作出答復。
答復稱,下一步該局將積極對接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廈門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城市引才推介活動,宣傳廈門就業環境和人才政策。在人才政策優化上下功夫,助力優化提升“群鷺興廈”人才政策體系,推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出臺更具針對性的專項人才政策,加大產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支持力度,實現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
廈門市人社局介紹,此前,該市于2022年率先在全省開展人工智能專業職稱試點工作,共評選出188名人工智能專業工程師,為廈門市人工智能領域培養出了一批工程專業技術人才。作為福建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開展人工智能專業職稱評審工作的城市,不僅為該市人工智能工程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省內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示范。
“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強的‘頭雁’效應 。”浙江紹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在答復提案《關于布局人形機器人新賽道創新發展優勢的建議》時稱,人形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細分領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需要頂層設計、科技攻關、人才引育、項目支撐、產學研合作、應用示范推廣等多方面齊頭并進,緊密配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紹興市高度重視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應用與發展,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新賽道,培育新動能,搶占制高點,重塑產業發展新格局,打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官方介紹,紹興將人形機器人作為該市科技攻關主攻方向之一,全面開展卡脖子技術和進口替代技術的摸排梳理,建立關鍵核心技術清單,構建以企業為主體、需求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科技計劃項目全面實行“揭榜掛帥”制度,鼓勵人工智能企業根據需求面向省內外高校院所、行業領軍人才和團隊進行發榜征集,聚焦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系統軟硬件、數據技術等領域,實施一批解決人形機器人領域“卡脖子”重點項目。引導和扶持全市人工智能產業各類創新主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加快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點,降低技術創新的對外依賴度。鼓勵紹興市高校院所、龍頭企業牽頭申報承擔相關領域國家、省級科技創新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