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會議干貨滿滿,對企業下一步發展有很強的指導作用!”3月21日,走出重慶市深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的會場時,重慶長安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譚本宏倍感振奮。他表示,長安汽車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牽引作用,全力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綜合體。
2024年,長安汽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年整車銷量達268.4萬輛,同比增長5.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73.5萬輛,同比增長52.8%。這一增長背后,是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持續深耕——累計打造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1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獲批建成“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累計獲得專利504項,主導制定行業標準71項。
“我們以產業需求為牽引,依托‘六國十地’全球研發能力,重點突破新能源、智能化等關鍵領域。”譚本宏介紹,他們聯合中汽研、中國星網等8家行業優質產學研單位組建“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創新聯合體”,突破AI、高階智駕、三電、具身智能等關鍵重要技術2200余項。長安汽車與國內30余所高校建立的聯合實驗室中,75%的合作團隊來自A類學科,形成“產教融合”的創新矩陣。
盡管已取得系列突破,譚本宏坦言,發展仍面臨“人才不足”的挑戰,尤其是隨著自動駕駛、AI等技術快速發展,電動化、智能化技術人才需求快速增加,存在缺口。為此,企業將力爭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鏈投入超2000億元,新增1萬人規模的科技創新團隊,持續創新機制,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下一步,長安汽車將圍繞重慶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的目標,突出產業創新綜合體效能,引領產業全面升級,聚焦產業鏈關鍵共性技術短板開展攻關,堅持研發投入,加速向世界一流汽車品牌邁進。
譚本宏介紹,他們將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構建新質生產力。在新能源方面,全棧突破下一代電池關鍵技術,構建“1+2+X”路線策略,2025年實現固態電池的功能樣車首發,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數智安全方面,快速迭代長安“天衡”智控底盤和分布式電驅,深入開展智能安全技術研究。前沿技術方面,打造可進化的智能汽車機器人和陸海空立體出行解決方案,2025年完成新一代飛行汽車試飛,2028年完成長安自研人形機器人生產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