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篇媒體報道,讓蔚來持續被推上輿論的熱度高位。
3月10日,一篇名為《蔚來掀起變革風暴:每一分錢投入都要聽到回響》的文章在汽車圈內刷屏,文中透露了蔚來深入推進組織變革的諸多內幕。
之后,有媒體獨家爆料李斌內部講話詳解組織變革:“要把蔚來的尊嚴掙回來”,引發外界關注。一向被外界視為溫文爾雅的李斌,居然如此“不留情面”,在內部掀起一場直面問題的改革,諸多細節引發外界討論。這場變革的效果還有待驗證,但市場隨即給出了自己的判斷:3月10日至14日,蔚來美股累計漲9.62%,蔚來港股累計漲9.21%;3月第二周,蔚來交付量同比增50.43%,達近3000臺。
事實上,蔚來的變化早有端倪,2025年對蔚來而言的重要程度,也早在新年伊始便在李斌的直播間中“劇透”了個干凈。當時,蔚來創始人李斌攜管理層開啟了一場 “線上戰略發布會”——詳細闡述蔚來2025的“四個大年”,包括換電站建設大年、產品大年、技術大年、國際化大年。
具體來說,換電站建設方面,根據李斌此前的闡述,蔚來換電在2025年更要沖一把,要達成5000站的里程碑,開啟用戶補能體驗的“質變”;在技術領域,蔚來將一口氣拿出滿血版整車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自研智駕芯片等高階技術供市場檢閱;在產品領域,蔚來三大品牌將在2025年集中進入新品發布周期,每季度都有重磅新車上市;在國際化領域,蔚來在2025年給自己定下了進入15個國際新市場的目標。
悄無聲息的反思與變革
從誕生之日起,蔚來就選擇了一條更長且更難的道路,從與用戶建立長期情感連接和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這兩項需要長期經營的角度,為品牌找到了難以取代的核心定位。
對于一個從零開始的高端純電品牌,這是必修課,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容易使整個企業陷入純粹的“價值觀”陷阱中,難以保持初創企業必須的務實精神和成本控制,也就為企業發展形成一定阻礙。
發現瓶頸之后,李斌在2024年花了很多時間,梳理出公司15個體系能力并著手改進管理。當時李斌深知,管理不是簡單地砍人砍錢,關鍵還是提高效率,提高價值創造,提高回報率。
而后,李斌陸續將部分管理動作落地,這被媒體視為“蔚來的重大組織變革”,它的實施難度不比“四個大年”小。
據了解,此次變革的核心是推行CBU(基本經營單元)經營體系。這一機制將公司所有經營工作拆分為多個互不重疊的“基本經營單元”,每個單元都必須建立明確的ROI(投入產出比)指標和業績獎懲制度。大邏輯上來看,整個蔚來公司會圍繞業務的核心、成本的核心、費用投資的核心,去看把錢花在哪里,去抓投入產出和效率提升。
李斌在內部講話中坦承,過去蔚來在經營上過于感性,缺乏嚴謹的投資回報計算和閉環機制,導致了很多浪費。因此,蔚來勢必推行CBU機制,讓團隊盡快廢除慣性,提升全員經營意識,交付經營目標,讓每個人都能夠思考自己的工作價值創造,無論是開源還是節流。
他強調,狠抓經營的本質就是“低效的投資少做,高效的投資堅決做;低效的項目少干不干,高效的項目堅決干”。“我們要在有效的資源邊界內,把錢花在刀刃上,把時間花在刀刃上,才有可能走出來。”李斌說。
李斌用最直接的方式發出了不容曲解的信號:撇開投入與產出的效率談價值觀是不行的,以前因決策粗放導致資源浪費,現在要求算不清賬的項目一律砍掉,包括李斌自己提出的項目。
李斌在內部講話中坦承,過去蔚來在經營上過于感性,缺乏嚴謹的投資回報計算和閉環機制,導致了很多浪費。他強調,狠抓經營的本質就是“低效的投資少做,高效的投資堅決做;低效的項目少干不干,高效的項目堅決干”。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蔚來正在推動全員提升經營意識,讓每個人都能夠思考自己的工作價值創造。
節流與開源
為了支撐最關鍵的產品和技術順利落地,蔚來的一系列降本措施已經開始啟動,上文所說的CBU,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已經在售后服務團隊試點。期間,售后服務團隊通過總倉搬遷年降本2億,外包服務將75%維修時長壓縮至24小時內;鋁材種類從60種精簡至20種,銷售端廢除試駕量考核,建立“3分鐘極速審批”機制,將48張換電券話術轉化為“2萬公里免費換電”的直白表達。
在看到蔚來的一系列務實的動作后,外界也紛紛給出了蔚來變革較高的評價和鼓勵。
“現在的挑戰非常大,但活下來最重要。拼刺刀姿勢優不優雅,手榴彈弧線漂不漂亮,不重要。”李斌的話里話外,折射出蔚來從“端著的理想主義者”向“務實經營者”的蛻變。
好消息是,在2024年售后端的實驗中,這套務實的新打法已經收獲相當的成效:蔚來售后服務業務2024年全年已實現盈利。
需要注意的是,李斌的這番話并不代表蔚來放棄了長期主義,并強調將錢花在核心業務上,這也并不意味著蔚來今后只做馬上就得看到回頭錢的生意。相反,長期且有戰略價值的事情,蔚來會進一步加大投入。
這也是為什么在2025年,蔚來要將“換電站建設”視作四大目標之一,在現有換電站基礎上繼續加碼,實現縣縣通。從整個行業來看,這意味著“加油加電平權”的拐點即將到來,新能源汽車發展必將迎來新的機遇。
在換電這條路上,蔚來也正吸引著更多志同道合者的加入。3月17日晚,蔚來與寧德時代在福建寧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通過構建覆蓋全系乘用車的換電網絡,共同統一行業技術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方面正在推進對蔚來能源不超過25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這意味著蔚來在換電領域的投資壓力將大大緩解,李斌正用實際行動為蔚來規劃一條更加切實可行的長期主義之路。
而且,對于一個更加務實的蔚來而言,加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只是戰略中的一環,作為牌桌上的玩家,在補能領域的新變化之外,更重要的挑戰依然聚焦于產品領域,而這也是2025年所有車企最重要的課題。
2025年,蔚來將進入新一輪產品大年,每個季度都有重磅新車連續上市。搭載超50項同級領先技術的蔚來ET9,新款ET5/ET5T,新款ES6/EC6等新車均有望上新,此外樂道、螢火蟲品牌也將有重磅新車上市。
在“技術卷上天”的當下,產品大年不僅意味著蔚來有密集新車發布,還意味著蔚來新車上要搭載最新技術成果。因此,在產品大年之外,李斌也提到了2025年是蔚來的技術大年,不少自研技術都將隨著產品逐一落地。
我們知道,支撐產品力的底層邏輯首先是一個強大的技術平臺。這么看,蔚來自研的第三代技術平臺將成為旗艦車型ET9的核心競爭力,全系900V的電子電氣架構以及超50項的同級領先技術將一一揭曉,為這款旗艦新車攢夠籌碼。
可以說,即將開啟試駕的ET9,將是蔚來“四個大年”中的關鍵落子。
此外,在智駕這項2025年新能源汽車必修課上,蔚來的技術儲備剛好精準落地,滿血版整車全域操作系統 SkyOS·天樞、自研智駕芯片、世界模型支撐的端到端城區智駕量產上車,將讓蔚來躋身高階智駕的第一梯隊。
更重要的是,通過全面搭載自研智駕芯片這一項技術落地,蔚來產品的單車降本就很有可能超過1萬元,若2025年銷量翻番,那么蔚來的產品力提升的同時,粗略估算還能省40億,這種改變也正是當下蔚來最需要的“務實”細則。
在產品和技術爆發的基礎上,蔚來還會加快海外布局。根據李斌此前透露的信息,2025年蔚來出海的主力將落在樂道與螢火蟲兩個新品牌身上,尤其是螢火蟲。在蔚來的戰略規劃中,螢火蟲品牌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在歐洲市場推出,并計劃在中國和歐洲兩地同步上市,預計單月可實現幾千臺交付量。
上述工作將十分考驗蔚來在全球市場的戰略布局和品牌運營能力。好在,李斌的“刀刃向內”解決的正是這一方面的問題。理論上說,通過業務聚焦瘦身,產品技術降本,蔚來將有更多精力分給海外重點業務,確保出海進程更順利,效果更顯著。
寫在最后:讓摸魚的人暴露出來能改變什么?
看起來,蔚來面臨一場似乎很難平衡的三角關系:規模化、盈利拐點與全球化擴張。但李斌的底氣在于,他已經充分認清了蔚來的問題所在,也早就開始了內部變革。
從最新曝光的李斌內部講話來看,目前正在蔚來團隊執行的“填報工時制度”,受到了不少員工的質疑,有人甚至懷疑其合理性。
其實,這算是組織改革中可預料的“阻力”。對此,李斌在內部講話時稱,這(填工時)是要讓真正給公司創造價值的同事發揮出來,要讓渾水摸魚的人暴露出來。
坦白來說,過去十年,蔚來在戰略方向和大的愿景等方面做得不錯,特別是在帶動中國汽車的高端化方面,但在成本控制和精益管理等方面出現弊端。如今,很多同行在管理方面做出了成績,自然成為李斌重點學習的對象。
正如李斌所說:“小鵬能改好,我們怎么就不能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