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的崛起,無疑是近年來汽車行業的一大亮點。短短數年間,新能源汽車與智能汽車迅速成為了眾多前衛消費者的首選。這些車型在性能、靜謐性、智能化以及日常使用成本上的卓越表現,無疑彰顯了其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隨著充電設施的日益完善,各大廠商及第三方企業紛紛投入充電樁的建設,即便是曾經飽受續航焦慮困擾的電動車用戶,如今也能安心出行,鮮有拋錨事件的發生。
在社交媒體和評論區,常有這樣一種聲音:電動車雖好,但換電池時卻讓人望而卻步,成本高昂得令人咋舌。這樣的言論仿佛一道魔咒,讓不少有意長期持有電動車的消費者望而卻步,繼續堅守燃油車陣地。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回溯數年前,電動車換電池成本高昂的情況確實存在,甚至出現過電池報價高于整車售價的極端案例。這主要歸因于當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傾斜,導致部分廠商在產品制造上有所妥協,而電池作為非補貼項目,其成本自然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時至今日,這一狀況已大為改觀。隨著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坡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電動車的售價已趨于合理,電池成本亦被納入其中,再難出現電池比整車貴的現象。更為關鍵的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眾多廠商紛紛推出電動車電池質保服務,如8年或16萬公里質保,甚至終身質保,使得因電池問題而需要更換的情況變得極為罕見。
即便在極少數情況下需要更換電池,其成本也并非不可承受。以一輛原價15萬元的電動車為例,若每年行駛2萬公里,每公里費用僅為0.2元,10年累計行駛費用為4萬元。再加上較低的保養費用,即便10年后車輛殘值僅為2萬元,其整體使用成本仍遠低于同價位的燃油車。一輛15萬元的燃油車,若同樣每年行駛2萬公里,每公里費用則需0.7元,10年累計行駛費用高達14萬元,這還不包括保養費用。由此可見,電動車在使用過程中的節省,足以覆蓋甚至超越其潛在的電池更換成本。
更不必說,電動車在性能、靜謐性和智能化方面的優勢,幾乎是對燃油車的全面超越,這些附加價值無疑是電動車給予消費者的額外饋贈。
因此,對于電動車,我們不應抱有固有的偏見,認為其使用時間長了就必須更換電池。實際上,只有極少數電動車可能面臨這一問題,但這并不妨礙電動車在整體上的優勢。這一結論,無疑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