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變懸架技術,這一曾經專屬于法拉利、蘭博基尼等豪華燃油車型的尖端配置,正逐步向更親民的國產汽車市場邁進。近日,京西智行深汕工廠的落成,標志著其自主研發的MagneRide®第四代磁流變懸架系統正式實現了本土化量產,預示著這一高科技配置將加速普及至25萬級乃至15萬級的國產車型。
京西智行全球CEO劉喜合在工廠落成慶典后的交流中透露,目前國內排名前五的汽車制造商均已成為其客戶,初步規劃是將磁流變懸架應用于25萬元以上的車型,但很快將擴展至15萬元的車型市場。他強調,京西智行的目標是讓這一高端技術惠及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實現“科技普惠大眾”。
磁流變懸架技術自2002年由德爾福研發并注冊“MagneRide”商標以來,便以其卓越的響應速度和阻尼調節能力,成為豪華車與超跑的首選配置。2009年,京西集團收購德爾福全球底盤懸架及制動系統業務,成為全球唯一掌握磁流變懸架研發和量產技術的企業。
隨著京西深汕工廠的投產,MagneRide®第四代磁流變懸架系統不僅實現了本土化生產,更在成本控制和規模化生產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劉喜合表示,通過國產化和規模化生產,京西智行正致力于大幅降低磁流變懸架的成本,從而推動其在更廣泛車型上的應用。
磁流變懸架技術的普及,不僅得益于京西智行的本土化戰略,還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新能源汽車因動力電池重量增加,對懸架系統的阻尼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磁流變懸架憑借其快速響應和寬范圍阻尼調節能力,成為新能源車型的理想選擇。新能源汽車配備的電子電器系統、激光雷達傳感器和軟件部分的緊密結合,也為磁流變懸架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京西智行在磁流變懸架技術的國產化進程中,不僅注重成本控制和規模化生產,還致力于技術創新和適配性研發。通過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緊密結合,京西智行不斷優化磁流變懸架的電控軟件和算法,以及精密機械部件,確保其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相適配。
在市場份額方面,京西智行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和制造優勢,在國內磁流變懸架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劉喜合預計,在中國市場量產后的1到2年內,京西智行將占據95%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京西智行還計劃利用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布局優勢,將磁流變懸架技術推廣至海外市場,實現全球范圍內的普及和降價。
為了實現海外市場的普及和降價目標,京西智行正積極將國產化的零部件供應至其在墨西哥和波蘭的兩大工廠,并計劃利用其在當地的資源和人脈,幫助中國供應商在海外建廠生產。京西智行還將通過技術降本和工藝優化降本等措施,在全球范圍內同步實現成本降低。
隨著磁流變懸架技術的不斷普及和降價,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有機會體驗到這一高端配置帶來的卓越駕駛體驗。京西智行作為磁流變懸架技術的領航者,正以其本土化戰略和全球化布局,引領著汽車懸架技術的革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