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突破40%,智能化技術加速迭代,合資品牌市場份額持續萎縮。在市場競爭加劇、產能過剩、車企利潤明顯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汽車行業正加速進入淘汰賽階段,重組整合將成為未來幾年主流趨勢,車企間的競爭將不斷走向品牌縮減、技術聚合。
一、上汽組建“大乘用車板塊”發力自主品牌
上汽集團2024年自主品牌銷量
圖片來源:上汽
2025年1月,上汽集團將旗下的上汽乘用車(含榮威飛凡、名爵 MG)、上汽國際、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零束科技及海外出行等多個業務單元整合組建 “大乘用車” 板塊,并成立執行管理委員會(執管會),由集團副總裁賈建旭擔任執管會主席,對自主板塊重大事項進行集體決策。
實際上研發體系的整合早已啟動,2024 年智己和飛凡的研發業務就已并入上汽創新研發總院,由總院統一負責新產品立項到整體開發工作。與此同時,動力電池、智能駕駛、底盤等核心技術項目也集中遷移至研發總院統一管理。通過這一系列調整,上汽集團旗下榮威、飛凡、名爵、智己四大自主品牌的研發資源實現全面統籌,形成集中化研發體系。
從 2024 年中國市場份額來看,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實現銷量快速增長,整體市場占有率已接近 70%。在這一趨勢下,自主品牌成為上汽集團突破市場的關鍵所在:
數據顯示,上汽自主品牌在集團總銷量中的占比持續提升,2025年1月延續了 2024 年的良好發展勢頭,終端交付量達 20.6 萬輛,占比同比提升近 6 個百分點,市場份額實現重大突破。作為上汽自主品牌的核心力量,上汽乘用車被集團高層寄予厚望。另一方面,研發總院以 "技術中臺集權" 重構研發體系,將智能駕駛、數字底盤等核心技術整合,依托 "星云平臺模塊化架構" 實現大單品開發 —— 研發周期壓減 40%,智己 LS6 等車型單車 BOM 成本直降 30%;海外戰場聯動安吉物流全球供應鏈,讓歐洲熱銷的 MG3 HEV 與東南亞智能港口形成 "研發 - 制造 - 物流" 閉環,出口周期壓縮 40%,構建起全球市場的戰略協同力。
二、品牌收縮:砍掉冗余,打造爆款車型
全新智己LS6 劇院版
圖片來源:智己
2024年10月,上汽宣布將飛凡品牌并入榮威,作為其高端新能源序列。此舉不僅避免品牌定位重疊,還通過整合研發、渠道和供應鏈資源,集中力量打造榮威D7 DMH等爆款車型。
飛凡品牌將不再只專注于純電車型,還計劃推出插混或增程車型。同時將榮威和飛凡的門店進行整合,成立榮威飛凡經銷商體系。
聚焦 “大單品”:單個車型集中資源投入,目標提升研發效率 40%、單車成本下降 30%。例如,榮威 D7 系列聚焦插混 / 換電版本,智己 LS6 增程版錨定 20 萬級市場,避免多車型分散資源。
三、技術聚合:從“分散研發”到“七大技術底座”
上汽七大技術底座
圖片來源:上汽
2025年,上汽“七大技術底座2.0”迎來全面爆發,上汽集聚全球研發資源,打造純電、混動、氫能三大整車平臺,以及電池、電驅、超混系統和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七大技術底座”,上汽集團將以“技術底座”為核心,構建規模化與個性化平衡的研發體系。
同時,智己 L6 搭載的線控底盤技術,通過華域汽車向大眾 ID.7 車型輸出,實現制動響應提升 40% 的同時,技術授權收入達 2.8 億元。這種 "高端技術反哺合資" 模式,打破了傳統技術單向輸入的格局。
橫向協同——四大系統底座賦能全產業鏈:
魔方電池系統:采用 "躺式電芯 + 五重防護" 技術,實現能量密度 300Wh/kg(2024 年)到 400Wh/kg(2026 年)的跨越式升級。
綠芯電驅系統:自主研發的 NPC 軸電機,通過網格式油冷技術實現功率密度 4.4kW/kg,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 40%。
銀河全棧智能方案:構建 "中央計算 + 區域控制" 架構,實現艙駕算聯四域融合。其核心技術包括 VMC 整車運動控制器、支持大模型的端側應用,以及覆蓋華為、蘋果等品牌的 "生態域" 互聯。
藍芯混動系統:首創 PICU 多合一控制模塊,集成發動機、變速箱、熱管理等 12 項控制功能。其搭載的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在榮威 D7 DMH 車型上實現 2.8L/100km 虧電油耗。
垂直整合——打造三大整車架構平臺:
"星云" 純電平臺實現全梯度覆蓋,通過模塊化架構設計,可衍生豪華 / 中級 / 入門級等多級別車型。搭載行業領先的高效電驅系統,實現 "一度電續航 12 公里" 的能效突破,較傳統平臺提升 30%。創新線控底盤技術將制動響應速度提升 40%,車輛動態極限提高 20%,配合四輪獨立控制技術,在提升操控精準性的同時實現續航與整備質量雙優化。該平臺已賦能智己 L6、飛凡 F7 等車型。
"珠峰" 機電一體化架構構建全場景動力解決方案,通過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實現油電驅動無縫切換。創新開發的高效混動模塊,實現 3.75kWh/L 的油電轉化效率,較主流競品提升 25%。該架構支持純電 / 增程 / 混動多動力模式。該架構已在榮威 D7 DMH 車型上實現 1962 公里綜合續航。
"星河" 電氫一體化架構首創增程式氫電解決方案,采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增程器,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組成串聯式動力系統。
四、與供應商的生態共建:自研困局下的破局之道
上汽與華為簽署深度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