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媒體kleinezeitung報道,今年6月,麥格納斯太爾(Magna Steyr)位于奧地利格拉茨的工廠將開始組裝小鵬和廣汽的車型。
目前,麥格納官方尚未對此報道發表評論,也未透露正在進行的談判或其他細節。但據稱,麥格納斯太爾的格拉茨工廠即將敲定與這兩家中國品牌的組裝訂單。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無疑是在歐盟關稅重壓之下所取得的重要突破;對于麥格納斯太爾來說,也是一條令人振奮的好消息,至少能夠暫時保障部分工作崗位。

圖片來源:麥格納
麥格納斯太爾格拉茨工廠將生產什么車型?
德媒指出,麥格納斯太爾將在格拉茨工廠采用SKD(Semi Knocked Down,半散件組裝)模式,為小鵬和廣汽集團的車型進行簡單的組裝。具體而言,這兩家中國車企會將預先生產好的部分零部件運往奧地利,格拉茨工廠僅需安裝包括車軸和發動機在內的十幾種核心組件,使整車在歐洲完成最終組裝。
這一代工模式對中國汽車制造商而言可謂是“一石二鳥”。一方面,通過在奧地利進行部分本地化生產,他們能夠規避歐盟對中國征收的額外關稅(例如,小鵬汽車預計將面臨歐盟21.3%的額外關稅);另一方面,他們在歐洲的投資規模也得以控制,因為生產的主要是小批量車型,借此測試在歐洲市場的銷售潛力。
麥格納在中國的布局
自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麥格納至今已經走過了28個年頭,擁有65家工廠,21家工程/研發/銷售中心,為幾乎所有重要車企提供研發與生產支持。近年來,麥格納斯太爾格拉茨工廠一直在與計劃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品牌進行深入談判,小鵬和廣汽正是其中最具雄心的品牌之一,希望在中期內搶占歐洲電動車市場的一席之地。
此前,還有報道稱麥格納曾與奇瑞接觸。然而,奧地利的高薪資和高生產成本始終是主要障礙,導致其與中國車企的生產成本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麥格納格拉茨工廠現狀
近兩年,麥格納斯太爾格拉茨工廠代工生產的多款車型相繼暫時或完全停產,其中包括Fisker的Ocean純電動SUV、寶馬5系以及捷豹E-Pace和I-Pace。此外,與上述車型使用相同平臺的寶馬Z4和豐田Supra也將于2026年停產。另外,格拉茨工廠與奔馳的G級越野車生產合同也將在2029年結束。英國初創公司Ineos也取消了其電動越野車Fusilier在格拉茨的生產計劃。
因此,麥格納必須盡快填補這些生產訂單的缺口。而在當前歐洲市場銷量低迷的情況下,中國車企無疑成為最重要的潛在客戶,格拉茨工廠也將目光投向中國。
目前,麥格納斯太爾的業務仍然盈利,部分原因是其研發部門訂單充足。例如,該公司正為大眾集團開發全新品牌Scout的車型,其中包括增程版(Range Extender)車型。然而,為了應對業務挑戰,格拉茨工廠已經在逐步精簡規模,并持續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