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新能源車企,從成立到最后盈利,真的需要太久的時間了,哪怕是特斯拉也經歷了10多年的時間,2003年成立,2020年才盈利,經歷了17年之久。
國內這么多的新能源車企,如果是傳統車企轉型的還好,畢竟有傳統這一塊撐著,情況不一樣。但如果是從零開始的新勢力,其實到目前盈利的也就三家。
第一家是理想,2015年成立,但盈利也到了2022年,也是經過了7年之久。
第二家盈利的賽力斯,賽力斯其實也成立很久了,2016年就成立了,但后來在2021年和華為合作,推出了問界,然后到2024年才盈利,實際上也過了很多年。
第三家盈利的零跑,成立了2015年,到2024年四季度才開始盈利,經過了9年之久。
那么問題來了,在這三家之后,第四家盈利的新勢力,會是哪一家呢?
有人認為,不是小米,就是小鵬,肯定會是這兩家中的一家。
先說小米,雖然是2024年才開始交付汽車,但銷量一直很驚人,SU7在2024年這一年,僅9個月時間,就交付了13.5萬輛,目前每月穩定交付2萬輛以上。
另外,小米還推出了SU7 Ultra,這是50多萬的車,今年還會有YU7,這一款也一定會暢銷。
去年的時候,財報顯示,小米SU7的毛利率在2024年三季度為15.4%,三季度虧損15億元。但之前有機構測算過,按照現在的成本來算,小米其實只要每月交付超過3萬輛,差不多就能夠盈利了。
小米交付量達到3萬輛每月,真的不難,所以可能很快就會盈利。
再看小鵬,2024年三季度的時候,虧損18.1億,然后毛利率也達到了15.3%,較之前明顯有了改善。
更重要的是,2024年三季度,小鵬最暢銷的車型MONA M03來襲,在2024年最后三個月,每月銷量超過1.5萬,讓小鵬徹底支棱起來了。
不出意外的話,隨著小米鵬的交付量再次提升,很大概率也會實現盈利,一般而言,當車企每月的交車量超過3萬輛后,離盈利也就不太遠了。
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期待一下,到底是小米先盈利,還是小鵬先盈利,不用意外,這個情況在2025年一定會出現。
如果是小米先盈利,那估計小米又要創造一個奇跡了,交車才一年的新勢力,就要開始盈利,你說這是不是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