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車的爆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入手這種車型。
可問題也隨之而來,不少人買完后直呼“上當”、“吃虧”,甚至發誓再也不碰新能源車了。
是新能源車不靠譜嗎?其實并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很多人還在用買油車的思維去挑新能源車,結果自然是問題一籮筐。
所以,真心建議大家,購置新能源車時,這4點一定要留心。
提前搞明白,能少走很多彎路!
首先,做好對續航問題的關注。
雖然這似乎是一句正確的廢話,但其中的內涵,大多數人并不懂。
說白了,不是讓你看標稱續航多少,而是wltp 續航是多少,真實續航是多少。
這樣才能體驗最真實的問題。
否則,可能看似600公里的續航,還沒別人500公里能跑,那就虧大了。
增程/插混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要認為這類汽車有油箱,就不存在續航焦慮。
這么想,就太過于天真了。
在真實的使用環境下, 不少宣傳1200公里續航增程車,可能就能跑個500公里。
最后的結果,甚至還比不上某些純電車。
至于說為什么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就是車企能耗管理的差異很不一樣。
有的車企調教水平高,動能回收好,真實續航肯定高;
有的車企就不一樣了,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但平時表現一點都不理想。
關于這點,一定要注意!
其次,關注好自己的充電環境
說白了,不要只惦記著用電有多便宜,要看自己用不用得上,方不方便。
因為充電和加油不同,限制會很多。
理想情況下,當然是可以裝家充最好了。
如果小區不允許裝,或者裝樁費用太高,真心建議先緩緩。
如果必須依賴公共樁,那就得留意周邊的充電設施夠不夠,功率高不高,排不排隊。
說到底,如果你周邊都沒充電站,甚至經常滿員,可能就要慎重考慮增程/插混車型。
因為這種車型的充電速度很慢,純電續航很低,要是外出充電不方便,真的很折騰。
當然,純電車型也不是100%理想。
譬如有的純電車沒有800v 技術,充電速度也不快,其實也很折騰人。
有的純電車,充電速度沒問題,但沒有品牌充電站,價格會很貴。
那你就要考慮,是否有時間,乘著最便宜的時候出來充電了。
除非你很豁達,不在意每度那幾毛錢…
總之,別光盯著電費便宜,先搞清楚自己充電方便不方便,才能真正享受到新能源車的好處。
再者,新能源車的“二手殘值”,可不像油車那么簡單
很多人買車時,根本沒想過二手保值率的問題。
但現實中,新能源車的換車周期,通常比油車更短,也更容易陷入貶值快的問題。
原因也很簡單:
新能源技術迭代快,三五年后的電池、智能化程度可能就落伍了,換車時價格會明顯縮水。
所以買車時,一定要留意車型的市場口碑和品牌認知度。
如果你對二手殘值比較在意,盡量避開一些小眾品牌和冷門車型。
盡量選擇大眾認可度更高的車型,這樣幾年后轉手才能少賠點錢。
當然,最好看看二手車平臺上的成交價,別聽銷售的“一面之詞”。
畢竟車是你自己買,不是他替你掏錢。
最后,關注新能源車的政策變化
別以為買新能源車永遠都有補貼。
實際上,這兩年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已經明顯在收緊。
比如購置稅優惠政策、地方補貼逐漸減少甚至取消。
還有一些城市,對新能源車也取消了不限號政策。
這意味著什么?
你買新能源車的實際使用成本可,能比預期要高不少。
所以購車前,提前了解清楚當地的補貼政策、牌照政策變化等信息。
不要等到政策沒有了,再去買車,或者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總的來看,很多人覺得買新能源車是“上當”、“吃虧”,其實更多是因為沒搞懂其中的門道。
續航、充電、保值、政策,聽上去繁瑣,但真要弄清楚了,新能源車也未必有那么多坑。
所以,別再用買油車的思維去挑新能源車了。
換個心態,可能你會發現,新能源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