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價走勢因城市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那么很多人就想知道未來究竟哪些城市的房價還具有上漲潛力?我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做過分析,未來具有上漲潛力的城市主要就是那幾個大城市。
最近大家不是流行“遇事不決問deepseek”嗎?于是我問問deepseek試試,看看它是怎么回答的?
Deepseek給出了房價具有上漲潛力的城市如下:
一線城市:深圳、上海、廣州、北京
強二線城市:杭州、成都、南京、合肥
潛力型城市:蘇州、西安、武漢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不同的人去問同樣的問題,deepseek輸出的答案可能都是不一樣的。這個確實是目前這類人工智能大模型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deepseek給出的答案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的。
說實話,deepseek上述輸出的城市名單,跟我們自己分析得出的城市名單也有幾個城市的差異,但是關鍵的邏輯還是一致的,主要還是要從城市的經濟、產業(yè)、人口以及樓市目前及未來的供需情況來決定。
從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房地產市場發(fā)展歷史來看,超級大城市的房價即便是在經歷了大幅度下跌調整后,最終都能在危機之后快速反彈并且繼續(xù)創(chuàng)新高。為何是這樣子的,其實是有其背后的邏輯的。
超級大城市具有特別多的稀缺資源,比如說產業(yè)發(fā)展優(yōu)勢就能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發(fā)展機會,還有更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能夠提升居住者的便利性和舒適度,優(yōu)勢的教育資源和醫(yī)療資源,也讓小孩教育和個人的醫(yī)療健康有所保障等等,這些都是吸引年輕人不斷流入的原因,從而也帶來大量的新增住房需求。但實際上這些大城市的物理空間范圍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大,住房供應是有天花板的,這就意味著這些超級大城市的住房市場不可能出現(xiàn)絕對的供大于求的情況,甚至一直處于一種略微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房價隨著收入增長及貨幣擴張而上漲也是正常的。
當然國內的情況與其他地方的情況還是有很大差異的,畢竟國內的人口眾多、城市也眾多。除了目前形成四個一線城市這樣的超級大城市,未來還有像杭州、成都、武漢等這樣具有發(fā)展為超級大城市的城市,這些城市對人口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未來這些城市的房價也是具有一定的上漲潛力。
不過由于房價已經過了普漲的周期,即便這些已有的超級大城市還是未來具有潛力成為超級大城市的城市,也不會每個片區(qū)的房價都會上漲的,區(qū)位的選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了,房價真正具有上漲潛力的還是那些核心片區(qū)或是城市未來重點發(fā)展的片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