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BaaS(電池即服務)3.0方案上線后,“車電分離”模式再次引發熱議:月租980元起租用100度電池,看似降低購車門檻,但長期使用是否真能省錢?本文通過建立5年財務模型,結合三類典型用戶畫像,為你算清這筆“電池賬”。
一、BaaS 3.0核心規則解析
1. 基礎成本對比(以100kWh電池版ET5為例)
買斷模式:車價立減12.8萬,需一次性支付電池費用(假設貸款年利率4.5%,5年利息約1.4萬)
租賃模式:月租980元(不含服務費),5年累計支出5.88萬,但節省12.8萬初始資金占用
2. 隱藏條款深挖
靈活升級:70/100度電池互換時,需補差價且可能產生服務費
買斷止損線:租賃滿5年后,買斷價格降至電池殘值的60%(預估約4.2萬)
二、四類用戶財務模型測算
場景1:年行駛2萬公里的上班族(5年周期)
買斷總成本:12.8萬電池費+1.4萬利息=14.2萬
租賃總成本:5.88萬租金+電池衰減0成本=5.88萬
結論:租賃凈省8.32萬,年資金占用成本低于3.5%時更優
場景2:網約車司機(年行駛8萬公里,盡管很少會選這類車型做網約車,僅是提供用車場景參考)
買斷成本:14.2萬+5年電池損耗折價約3萬=17.2萬
租賃成本:5.88萬+8萬公里服務費增量約1.2萬=7.08萬
結論:租賃省10.12萬,高頻率用戶受益顯著
場景3:3年換車用戶
買斷虧損:3年電池殘值約7萬,實際支出12.8萬-7萬=5.8萬
租賃支出:3年租金3.53萬,差額達2.27萬
結論:短期持有者買斷更虧
三、三大隱性收益/風險提示
1. 機會成本紅利
若將12.8萬用于理財(年收益5%),5年可獲3.2萬收益,相當于租賃方案實際成本僅2.68萬
2. 技術迭代風險
2027年固態電池普及后,現有100度電池殘值可能暴跌,租賃用戶可無損升級新電池
3. 政策波動預警
電池增值稅抵扣政策若取消(當前減免13%),買斷用戶將多支出1.66萬
個人建議
閉眼選租賃:年行駛>1.5萬公里/計劃5年內換車/有投資渠道的用戶
建議買斷:年行駛<1萬公里/計劃用車超8年/無法承受租金波動者
(注:以上測算基于2025年3月市場公開數據,實際決策建議使用蔚來官網試算工具)
BaaS的本質是“用資金流動性換技術迭代權”,在電池技術劇變期,租賃模式更像一份“衰減保險”。但具體是否劃算,還需對照您的用車場景撥動算盤——畢竟省下的真金白銀,永遠比參數對比更有說服力。相信很多實際車主也做過類似的考量,如有偏頗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