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榮耀首席影像工程師羅巍正式宣布,大王影像系統已啟動Magic6系列、Magic V3折疊屏及數字300 Ultra機型的測試推送,全量更新計劃3月底完成。這套被官方稱為“以人為中心的AI攝影體系”,通過端云協同大模型+雙潛望長焦硬件的組合,宣稱將手機攝影清晰度提升至單反級。
技術解析:端云協同大模型如何改寫規則?
端側AI RAW模型:算力碾壓傳統算法
根據榮耀官方信息,端側AI RAW大模型基于14億級物理建模數據,通過生成式對抗網絡(GAN)和VIT視覺注意力模型,系統性解決長焦拍攝中的噪點、色偏、動態范圍不足等200余項問題。實測顯示,Magic6 Pro在30倍變焦場景下,樹葉紋理、建筑邊緣的清晰度較上一代提升50%,夜間長焦噪點降低40%。
云端124億參數大模型:百倍長焦的“作弊器”
針對30-100倍超長焦段,榮耀引入云端細節增強大模型,單張照片計算量達1.27萬億次,通過AI學習建筑、植物等場景的物理特征,重構被光學損耗的細節。例如,100倍拍攝的樓宇玻璃幕墻反光,AI可還原真實紋理而非模糊色塊。
雙潛望硬件+算法協同
Magic6至臻版搭載的雙潛望長焦模組(3倍+10倍),配合雙電磁對焦馬達,對焦速度提升83%,準焦率提高90%。在“鷹眼超級連拍”模式下,10倍焦段可實現每秒10張高質量連拍,運動場景成片率從35%躍升至78%。
用戶實測:從“能用”到“專業”的跨越
人像場景:發絲級分割與光影重塑
測試發現,雅顧人像模式新增“雅顧生動/質感/經典”三檔風格,通過端側光影增強大模型,可智能識別逆光、側光環境,自動補償面部陰影。例如,逆光人像的面部亮度提升30%,發絲與背景虛化過渡自然度接近85mm F1.4單反鏡頭。
抓拍場景:0.03秒快門延遲碾壓競品
在兒童奔跑、寵物跳躍等動態場景中,Magic6 Pro的AI Motion Capture技術可提前0.5秒預判主體運動軌跡,快門延遲僅0.03秒(iPhone 16 Pro為0.1秒),配合內存融合Pro技術,連拍緩存從20張擴容至50張。
長焦微距:3cm對焦距離的“顯微鏡”
10倍潛望長焦支持3cm超近對焦,結合AI色彩保真模型,可清晰捕捉花瓣脈絡、昆蟲復眼等微觀細節。對比OPPO Find X8 Ultra的6倍長焦微距,榮耀的畫面解析力高出20%。
生態野心:AIMAGE品牌與“影像霸權”
MWC 2025亮劍:端云協同定義行業標準
榮耀在MWC 2025發布AIMAGE影像品牌,宣布將云端大模型能力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例如,圖蟲、VSCO等應用可調用榮耀的AI修圖接口,實現“一鍵大師級調色”。
IoT聯動:從手機到全場景影像
同步推送的MagicPad 4 Pro支持與手機算力池協同,平板可調用手機端側AI模型處理4K視頻渲染;榮耀手表5 Ultra新增“運動軌跡AI合成”功能,通過多設備協同生成動態攝影作品。
用戶生態壁壘:3億存量設備的“護城河”
截至2025年Q1,榮耀Magic系列全球激活量突破8000萬臺,MagicOS用戶達3.2億。大王影像將成為區分旗艦與中端機型的核心賣點,推動老用戶換機周期從28個月縮短至18個月。
爭議與挑戰:榮耀的“不可能三角”
算力與功耗的博弈
實測發現,開啟AI超級長焦后,Magic6 Pro的功耗增加15%,連續拍攝30分鐘機身溫度達43.6℃(室溫25℃)。如何平衡性能與續航,仍是工程難題。
第三方適配的“長尾效應”
盡管已適配1.5萬個原生應用,但小紅書、B站等平臺的視頻上傳壓縮算法尚未同步優化,導致AI增強照片在社交平臺畫質折損。
硬件迭代的“加速度”
競爭對手vivo X200 Ultra已搭載1英寸LYT900主攝,小米16 Pro首發3D超聲波指紋。榮耀需在2025年Q4前落地可變光圈主攝+超聲波方案,維持硬件優勢。
結語:手機攝影的“奇點時刻”
榮耀大王影像的實質,是通過AI大模型重新定義光學極限——當算力足夠顛覆物理規則,傳感器尺寸、鏡片數量的傳統競爭邏輯或將失效。這場算法革命不僅關乎榮耀的高端化突圍,更可能重構整個移動影像產業的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