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 7 9800X3D”,aka:“最強游戲處理器”、”2024唯一真神CPU“、“打了2個i9的銳龍7處理器”、“顯卡評測唯一指定CPU”、”CPU界里的理財產品“。去年,AMD發布的銳龍7 9800X3D可謂是一戰成名,以大比分優勢橫掃一切競品,讓X3D之名徹底火出圈。連我一起吃雞,對硬件一竅不通的隊友都懂得嘴炮一句:“等我有錢換個98X3D”,可見其名聲在外。
銳龍7 9800X3D用亮眼的成績完成了銳龍9000X3D的華麗首秀,接下來的舞臺自然是交給大哥們完成。AMD在銳龍9000X3D產品線中規劃了3個型號:銳龍9 9950X3D、銳龍9 9900X3D和銳龍7 9800X3D。銳龍9 9950X3D是更高端的雙CCD結構,也是銳龍9000X3D系列的旗艦型號,擁有16個核心32線程,最大加速頻率可達5.7GHz,同樣采用Zen 5架構以及第二代3DV-Cache技術和緩存下置設計,L2+L3緩存可達驚人的144MB。
在評測開始前,我們來復習一下銳龍9000X3D的“同與不同”。同的是銳龍9000X3D依然采用直接銅對銅鍵合(Direct Copper-to-Copper Bond)技術和TSV硅通孔技術堆疊了64MB的3D V-CACHE緩存芯片,保證了3D V-CACHE擁有媲美原生三級緩存的帶寬和低延遲。不同的是銳龍9000X3D將3D V-CACHE緩存堆疊在了CPU核心的下方,而不是以往的上方。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天才的想法,一方面讓處理器核心直接與IHS頂蓋接觸,增強了處理器的散熱性能,另一方面更好的散熱讓處理器擁有更大的空間進行頻率加速,使得這代銳龍9 9950X3D擁有更高的加速頻率。更厲害的是銳龍9 9950X3D還開放了超頻功能,大緩存+高頻率,我已經對這款處理器充滿了期待。
另外,AMD針對銳龍9 X3D推出的AMD PPS驅動和3D V-Cache性能優化器也迎來了更新,前者針對游戲適配特定的電源管理模式,通過停用非X3D核心來提升緩存命中率以及核心頻率;后者則是將游戲負載分配到X3D核心中,將一般負載分配到非X3D核心,以此提高游戲幀數。值得一提的是AMD還額外新增了AMD 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Database驅動,它針對特定游戲的線程活動進行優化,可在并行線程中精確分配負載至對應核心。
規格與細節
銳龍9 9950X3D的規格約等于銳龍9 9950X+3D V-CACHE,同樣的Zen 5架構16核32線程,同樣的最大加速頻率5.7GHz,只是增加了3D V-CACHE,緩存大小提升至144MB,另外PPT也增加30W。
銳龍9 9950X3D的外包裝風格與銳龍9000一致,只是左上角多了AMD 3D V-CACHE技術的標識。
處理器本體還是經典的八爪魚造型,電容也做了保護處理,這點好評。
銳龍9 9950X3D依然使用AM5接口,目前的X670/B650、X870/B850主板均可支持,并且AMD承諾AM5接口將使用到至少2027年,擁有更長的產品生命周期。
測試平臺
處理器:
Ryzen 9 9950X3D/Ryzen 9 7950X3D/Ryzen 9 9950XCore i9 14900K/Core Ultra9 285K主板:ASRock X870E TAICHI ASUS ROG Z790 EXTREMEASUS ROG Z890 HERO內存:Kingston FURY超級野獸DDR5 RGB內存 6000MT/s 16GB*2 顯卡:GIGABYTE RTX 5090 D MASTER硬盤:Kingston FURY 叛逆者固態硬盤/致態TiPro9000 4T散熱器:TRYX PANORAMA 360電源:NZXT C1200 GLOD
本次評測使用了3組平臺、5款處理器,數量眾多不便一一展示,為保證測試成績沒有瓶頸,我們均選擇高端硬件搭配,包括華擎X870E太極主板、華碩ROG Z790 EXTREME主板、華碩ROG Z890 HERO主板,技嘉RTX 5090 D MASTER顯卡,以及Kingston FURY超級野獸內存6000MT/s 16GB*2,還有Kingston FURY 叛逆者固態硬盤和致態TiPro9000 4TB固態硬盤。
基準性能
我們先來看這幾顆處理器的跑分成績,大概了解他們的性能定位。我們把測試CPU分成了兩組,一組是AMD組,銳龍9 9950X3D對比上代的銳龍9 7950X3D和當代的銳龍9 9950X;一組是英特爾組,銳龍9 9950X3D對比酷睿Ultra 9 285K以及酷睿i9-14900K。
首先是AMD組,銳龍9 9950X3D的性能基本可以與銳龍9 9950X畫等號,甚至部分測試跑出比銳龍9 9950X更高的成績。與銳龍9 7950X3D對比,銳龍9 9950X3D的綜合性能比其高出10%左右,多核測試如Geekbench、Cinebench都有顯著提升,提升幅度可達17%左右,單核測試如3DMARK CPU、CPU-Z BENCH的提升幅度也有16%左右。銳龍9 9950X3D相較銳龍9 7950X3D可謂是全面提升,一方面是架構迭代(Zen5 vs Zen4)帶來的性能紅利,另一方面也是這代X3D巧妙的采用緩存下置設計,使得性能幾乎無損,完美復刻了銳龍9 9950X的處理器性能。
然后是intel組,銳龍9 9950X3D大致能領先酷睿Ultra 9 285K 2%左右。Arrow Lake是一個比較割裂的架構,在渲染類測試如Cinebench、3DMARK上能略微領先銳龍9 9950X3D,但在吃浮點算力和帶寬的7-Zip、WinRAR上又大幅度落后于9950X3D,最后綜合下來銳龍9 9950X3D的成績比Ultra 9 285K要高2%左右。和i9 14900K對比就沒什么懸念,銳龍9 9950X3D的成績基本全面優于i9-14900K,綜合領先幅度大約7%左右。
游戲性能
我們選擇了8款單機游戲和5款電競游戲/網游來進行測試,畫質設定為高,對比處理器在不同游戲中的平均幀和Low幀表現。
首先是AMD組,銳龍9 9950X3D在8個單機游戲里大約比銳龍9 7950X3D快23%左右,領先幅度較高的是更吃CPU的《孤島驚魂6》和《賽博朋克2077》以及游戲Low幀的部分。電競/網游的部分,銳龍9 9950X3D的領先幅度反而要低一些,平均大約在20%左右,這主要是因為電競游戲通常更吃處理器的緩存,而9950X3D和7950X3D均加持了3D V-CACHE技術,所以有些項目就差距不大,但Zen 5架構對游戲性能的提升還是頗為可觀的,例如《無畏契約》、《最終幻想14》的成績就依然維持了30%-40%的領先幅度,其他的也有15%左右。綜合來說,銳龍9 9950X3D之于銳龍9 7950X3D,猶如銳龍7 9800X3D之于銳龍7 7800X3D,同為王者但還是新王技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