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乘用車市場迎來強勁的復蘇勢頭。最新市場數據顯示,全國乘用車市場2月份零售量達138.6萬輛,同比增長26.0%,整體表現遠超歷史同期水平,顯示出市場強勁的復蘇動力。其中,自主品牌零售91萬輛,同比增長51%,比亞迪、吉利、奇瑞、上汽通用五菱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海報新聞記者 孫來彬 攝
2月乘用車市場處于零售歷史高位,實現春節后的開門紅
今年1至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量達到317.9萬輛,同比增長1.2%。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月的乘用車市場零售量處于零售歷史高位,實現了春節后的開門紅。這主要得益于報廢更新與置換更新政策的逐步啟動,以及車企主動穩定價格預期,使得總體車市價格戰相對往年溫和。
新能源車市場更是表現搶眼,成為乘用車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新能源乘用車2月份零售量達68.6萬輛,同比增長79.7%。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回升到49.5%,較去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70%,充分展示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強大競爭力。
在新能源車市場中,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插混)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純電動批發2月份銷量達到47.8萬輛,同比增長69.6%;插混銷量達到28.8萬輛,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37.7%。此外,增程式電動車銷量也實現7.4%的同比增長,達到6.3萬輛。
自主品牌在批發和零售市場均占據明顯優勢。2月,自主品牌乘用車批發市場份額達到71%,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個百分點;零售市場份額也達到65.6%,同比增長10.6個百分點。相比之下,主流合資品牌則承受較大壓力,零售量同比下降2%,環比下降33%,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頭部傳統車企在轉型升級中表現優異,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比亞迪汽車以318233輛的批發銷量穩居榜首,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也分別實現98433輛和40053輛的批發銷量,為整個乘用車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報新聞記者 孫來彬 攝
乘聯分會:建議減少對燃油車的歧視性政策,實現“油電同強”目標
為了促進汽車消費,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補貼和優惠措施。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下稱“乘聯分會”)預計,在今年報廢更新政策擴圍下,報廢更新可達500萬輛,報廢補貼金額約900億元。同時,各地的置換政策也穩定有力度,預計可置換1000萬輛,補貼金額近1300億元。此外,新能源車購置稅免稅政策也將于今年年底到期,預計將釋放出約2000億的車購稅免稅利好。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從區域市場來看,2024年國內車市零售增長相對較好,乘用車零售實現6%的較強增長。其中,小城和縣鄉市場、北方地區對車市拉動尤為明顯,西北地區、東北地區等車市表現較強,實現整個北方車市、中西部車市小城縣鄉市場拉動車市增長的新格局。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為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被定位為新一代智能終端,標志著汽車產業正從“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轉變。隨著L4級自動駕駛、車聯網(V2X)、AI算力等技術的不斷突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將成為連接人、車、路的智能終端載體。
乘聯分會表示,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建議減少對燃油車的歧視性政策,共同促進汽車消費。包括稅費公平化、取消燃油車不合理限制、統一環保和積分管控標準、加大燃油車技術鼓勵等措施,將有助于穩定燃油車市場規模和產業鏈發展,實現“油電同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