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的汽車零售銷量數據已出爐,排名發生了一些變化;轎車和SUV TOP 10榜單第一名均被吉利汽車包攬,前十名里的常客也有未能進榜的車型,整體排名變化較大,下面來看具體榜單。
首先來看轎車排名:
小米SU7能進入前三是有一些出乎意料的,理論上應該是價格相對低的緊湊級轎車包攬前五才對;可是本期的緊湊級轎車銷量表現最好的還是比亞迪秦PLUS,燃油車的第一名是排在第六的大眾朗逸(含朗逸新銳)。這樣的變化是否預示著15萬以內的主流車消費市場活力有所下降是值得持續關注的話題;并且日系汽車和美系汽車的前景也值得關注,因為前十名里的燃油車全部來自大眾汽車。
日產軒逸是轎車前十名的常客,曾經的軒逸即便不在榜首也能穩居前五;可是本期的銷量只有14078輛,排名在13名,這是一個不太理想的成績。同時,東風日產本月零售銷量為27037輛,由此可見日產品牌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是什么原因讓軒逸的銷量出現了下滑呢?
筆者認為是緊湊級轎車價格競爭過于激烈導致。
國產插電混動轎車的價格門檻在向7萬級集中下沉,搭載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和濕式雙離合變速器的同級國產轎車價格只會更低。于是用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轎車只能更便宜,這就出現了6萬級可落地的大眾朗逸新銳。
軒逸的價格相較而言還是略高一點,看來終端售價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整。
SUV·TOP 10
吉利星越L再次奪冠,26423輛的表現是相當搶眼的。
比亞迪雙宋系列銷量之前可以很高,但是近兩個月的銷量各自略低于吉利星越L;但是比亞迪推出了“天神之眼”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車輛的競爭力是有一定提升的,所以3月份應當是“決勝之月。”
來看詳細排名:
前十名里的第一名是燃油車,剩下的繽越、豐田鋒蘭達、長安CS75 PLUS、RAV4榮放、大眾探岳、奔馳GLC均為燃油車;前十名里只有比亞迪雙宋系列和理想L6是新能源車型,看來燃油車的產品競爭力依然足夠強。只是有些觀點認為這是季節和氣溫因素導致的階段性變化,然而消費市場也是有記憶的;如果在2025年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低溫性能和低溫續航無法得到突破性的進展,或許燃油車很有可能逆跌。
曾經的國產SUV“三劍客”來自哈弗、長安和吉利,本期的哈弗品牌零售銷量最高的車型是哈弗大狗,數據為8315輛,排名為第24位。
哈弗H6同期零售銷量為7515輛。
零售銷量和排名低于吉利星越L和長安CS75 PLUS。
未來是否能夠趕超曾經的競爭對手只有拭目以待,國產汽車銷量波動的原因不宜多做討論與分析。
豪華汽車品牌零售銷量排名
看完具體車型的零售銷量排名,下面再來看傳統和新勢力豪華品牌的前十名;這組數據比較有參考價值,因其可以解釋燃油車是否落寞、新能源是否“無敵。”
- 奔馳汽車,36121輛
- 奧迪汽車,31680輛
- 寶馬汽車,32394輛
- 理想汽車,26264輛
- 鴻蒙智行,21517輛(問界11315輛/智界9580輛/享界622輛)
- 極氪汽車,14039輛
- 沃爾沃亞太,11834輛
- 凱迪拉克,10726輛
- 蔚來汽車,9143輛
- 騰勢汽車,8513輛
德系“三劍客”依然穩居豪華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前三,曾經實現過逆襲的理想汽車2月零售銷量略低。
鴻蒙智行銷量表現如上。
二線豪華品牌里的沃爾沃和凱迪拉克表現在伯仲之間,遠超過英菲尼迪等品牌。
蔚來汽車的銷量雖然不算高,但是作為只造高端純電車型,且另辟蹊徑主打換電技術的品牌而言,其實際表現和潛能依然是足夠大的。
騰勢汽車的主力車型是MPV,D9 8513輛的零售銷量排在本期MPV銷量排行榜第一名;不過N7、Z9 GT、Z9的零售銷量顯示為289、422、209輛,主力乘用車型表現不算搶眼。所以新車型騰勢N9減負的任務看來比較重,這款車需要幫助騰勢汽車在主流高端家用車市場拉升銷量。
關于2025年2月關鍵車型和豪華品牌的零售銷量數據就講到這里,數據公開可查,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