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今天來和大家聊聊汽車圈的熱門話題 —— 蔚來汽車。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各大車企都在想盡辦法突出重圍,而蔚來最近一系列動作,可謂是吸引了不少目光。它正在悄悄進行一場 “省錢” 大作戰,這場作戰不僅關乎蔚來自身的發展,甚至可能影響整個汽車圈的格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蔚來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要玩家,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成本控制就是一大難題。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蔚來開啟了全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全力聚焦成本控制,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斌更是親自上陣,加大對供應鏈管理的參與度。
蔚來推出了一個名為 CBU(Cell Business Unit)的內部管理機制,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全面落地實施。這個 CBU 機制可不簡單,它把蔚來所有的運營工作細分拆分成一個個獨立且不重疊的單元,每個單元都要明確投資回報率(ROI)指標,并且建立起相應的績效獎懲體系。在這個體系下,蔚來的各個部門單獨核算成本,仔細盤算在不同項目上已經花費以及將要花費的資金。據說,李斌在 2024 年帶領團隊梳理出 15 項系統能力,以此來推動 CBU 機制的運行。像服務運營團隊和能源團隊,已經實施 CBU 機制一年多了,效果還相當不錯。有接近蔚來管理層的消息人士透露:“新機制要求每一分投入都要有回響。”
隨著蔚來越發重視成本管理,李斌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參與度明顯提高,深度介入了許多供應鏈采購項目。在產品研發的關鍵節點,他會仔細審查成本,甚至直接參與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的價格談判。而且,李斌還會根據每周銷量變化,與供應鏈團隊一起分析采購成本降低情況和目標達成情況,進而做出下一步決策。蔚來還把供應商納入 CBU 系統,制作聯合運營報表,讓成本和利潤都變得透明化。效果立竿見影,蔚來新平臺在擴大規模、爭取到降價空間后,座椅整體成本下降了 10%。接下來,即將交付的 ET9 以及后續要推出的改款 ES6、EC6、ET5 和 ET5 Touring 等車型,會有更多零部件實現共享。這些新車型將搭載蔚來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芯片,每輛車平均成本能降低超過 1 萬元。
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蔚來在 2024 年還專門派團隊向蘋果供應商立訊精密學習,立訊精密在成本控制方面可是相當出色。同時,蔚來也在重新評估許多業務和項目的必要性。從去年 12 月開始,蔚來在手機業務上的資源投入和人員規模進行了大幅調整,移動軟件團隊并入數字座艙團隊,重復崗位大幅精簡。除了手機業務,蔚來其他業務板塊的多個部門,也將根據全年業務目標,在近期進行組織精簡和人員縮減,這其中就涉及到子品牌樂道。2 月 28 日,蔚來內部宣布合并蔚來和樂道品牌的交付渠道,在哈爾濱、銀川、烏魯木齊、西寧等偏遠地區,樂道的銷售工作由蔚來區域公司總經理負責。
另外,2024 年蔚來還把一個約 4 萬平方米、主要用于管理和調配售后零部件的售后服務主倉庫,搬到了距離原址 10 公里外的新城市,每平方米租金下降了 70% 以上。這一舉措大大降低了倉庫物流和運營成本,節省了超過 2 億元的成本支出。服務運營團隊的效率也在不斷提升,過去兩年蔚來累計交付近 40 萬輛車,但服務運營團隊的人數相比 2022 年底減少了近 20%。據了解,蔚來的售后服務業務在 2024 年全年實現了盈利。
家人們,蔚來這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能否幫助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呢?咱們拭目以待。你對蔚來的這些改變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