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廣汽傳祺首款產品傳祺向往S7開啟預售,與此同時,廣汽傳祺全新向往車系正式發布。向往系列將推出S7、S9、M8和1 Concept四款產品,定位中高端。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此采訪了廣汽集團傳祺營銷本部負責人郭百迅、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廣汽集團產品本部S7產品總經理何珉、廣汽集團產品本部M8產品總經理童偉、廣汽集團產品專家軒偉。他們對傳祺向往系列的戰略、設計進行了分享。
郭百迅表示,傳祺向往車系可以被理解為華為“非凡大師”系列、豐田“皇冠”系列,計劃通過推出向往車系,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第一梯隊。
廣汽集團傳祺營銷本部負責人郭百迅、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 受訪者供圖
傳祺向往車系定位中高端
新京報貝殼財經:向往車系的定位是什么?對廣汽傳祺有什么戰略意義?
郭百迅:去年廣州車展上,廣汽集團發布三年 “番禺行動” 計劃,明確廣汽自主品牌發展方向。廣汽傳祺加速向新能源轉型,錨定“主流、大氣、高品質”新目標,以“四新”(新技術、新設計、新產品、新服務)為引擎,推出了傳祺向往車系。
傳祺向往車系基于“主流、大氣、高品質”的品牌定位,搭載高階智駕、AI智能座艙等技術。與傳祺現有產品相比,向往車系可以被理解為華為“非凡大師”系列、豐田“皇冠”系列。
團隊的目的是為用戶創造航空級高階出行體驗,通過推出向往車系,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第一梯隊,助力廣汽集團三年“番禺行動”達成。
新京報貝殼財經:中大型SUV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你們的新車如何突出重圍?
何珉:S7定位中大型、智能化、四驅SUV,價格方面廣汽傳祺不怕競爭。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對傳祺的新能源品牌缺乏了解,傳祺計劃先讓用戶體驗產品,包括智能化、一車雙模、豪華內飾座艙等。
產品將與華為共創L3級智駕
新京報貝殼財經:行業內SUV設計有“攬勝化”的趨勢,S7的設計也遇到了一些討論。你們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張帆:關于“攬勝化”問題,S7設計出發點為都市硬派需求用戶打造,因技術平臺設定等因素,車身尺寸、比例等可調整余地不大。
對于風格設計同質化的問題,我認為是信息時代后遺癥。網絡發達使設計師和用戶接收信息趨同,用戶需求和設計師認知趨近。此外,廣大車企面向主流用戶打造的產品多以銷量為目標,所以試錯余地小。這要求我們對主流用戶的審美,以及對成功車型有比較精準的把握。
或許有人覺得S7的前門黑色裝飾板、豎向裝飾條趨于“攬勝化”,但廣汽傳祺并非模仿,而是希望設計出軍人扎皮帶一樣的威勢感。同時,傳祺設計團隊也嘗試通過“一眼傳神”將智能化、新能源特征融合廣汽傳祺向往特色,打造屬于廣汽設計特色的車。
新京報貝殼財經:你們跟華為的合作進展如何?自研智駕、座艙和華為如何區分?
軒偉:智駕方面,廣汽傳祺將提供華為乾崑智駕以及廣汽自研的無圖智駕。兩套系統會根據用戶需求及車型定位,在向往車系不同車型搭載。
除座艙和智駕,技術團隊也會基于廣汽動力和底盤技術,結合華為座艙和智駕打造新場景。比如AI智能底盤,就會用到華為智駕感知傳感器和智駕系統。AI智電動力中的AI能量管理,既要發揮發動機、混動變速箱優勢,也要與華為及廣汽傳祺的座艙關聯,識別地圖和導航,綜合運用。簡單理解,雙方的合作涉及全域融合的智能底盤和智電動力。
童偉:向往M8將搭載最新華為乾崑智駕系統。硬件使用4D毫米波雷達;軟件會首發高階泊車代駕功能,解決用戶機場停車等焦慮。另外,向往車系中的1 Concept車型將與華為聯手,應用L3級高階智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