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5年開年有什么比哪吒2票房更震撼人心的事情,那必然是最近小米SU7 Ultra,52.99萬的起售價!如果你以為SU7 Ultra對標的是保時捷,法拉利,特斯拉model s甚至布加迪等小眾的性能跑車,那我告訴你,錯啦,對標的正是目前無人能撼動的BBA 5,6,e市場。

你先別急著反駁,聽我給你分析,聽完我這番話后,相信你就會領悟到雷總的營銷能力和制造預期落差能力,那相比于其他同行,最少領先十個大版本!眾所周知啊,一臺正常的SU7 Max的售價是30萬,而一臺全新的SU7 Ultra起售價是53萬,這其中差了23萬的價格,相信不少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Ultra比Max多了哪些東西?值這23萬的差價嗎?
1. 中庸之道 / 預期管理
我們直接來仔細計算一下,首先看看費用的大頭,最核心的電機,max搭載雙電機,一臺v6s電機,一臺V8電機,而SU7 Ultra則是兩臺V8S和一臺V6S,就這兩臺V8S的價格按照10萬算。其次就是這套前六后四活塞的Akebono剎車卡鉗+碳陶瓷剎車盤,目前采購價格在8萬左右,我們就算小米強大的供應鏈采購能力談到5萬,還有升級的寧德時代高功率16C電池,峰值放電倍率在1330kw,要知道su7max電池的功率只有497kw。這波升級按照3萬算已經是很實惠的價格,最后值錢的地方就是全車的碳纖維套件和升級的紐北底盤以及雙腔空懸,套件全車也按照白菜價算,最少5萬,懸掛和升級底盤好點,3萬,大家可以算算,這些升級,暫時不算上內飾,座椅其他七七八八的小升級,已經來到了29萬

那么這么一看,SU7 Ultra帶來的配置已經遠超了它的起售價,甚至仔細一想,這臺車賣個80萬也是絲毫不過分的,從81.49紐北賽道版到52.99的量產Ultra,再到29.99的Max,這正是雷軍的第一步高明之處,預期管理。

受傳統儒家經典的深遠影響,國人深諳中庸之道之道,桌上空有一個50元的蘋果時,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很貴,但如果這時候再旁邊加一個100元的“陽光綠色有機蘋果”,然后再把這個50元的蘋果加上標簽“有機蘋果”,在往旁邊擺上一個30元的普通蘋果。那此時此刻,中間的蘋果自然而然會成為香餑餑,并且他還會影響到別的水果的銷量。那我們反過來再看SU7 Ultra也是這個道理,80萬和50萬的落差會讓你感覺不買的話好像白虧了30萬,而已經買了的人,更是會堅定的把小定轉為大定。就單從現在發布后的這段時間來看,雷總定的年銷量10000臺,還是太保守了,但可別忘了在此之前,多少人唱衰SU7 Ultra,認為想要銷量破萬好似天方夜譚,那現在看來,就好像當初su7還沒發布時一樣,小米總能沖破各種阻礙,狠狠的打各類“唱衰型博主”,以及“反駁型人格網友”的臉。
2. 棉里藏針 / 圍魏救趙
自2020年以來,BBA(奔馳/寶馬/奧迪)在國內的主力銷售車型一直是定位輕奢小資的“3/4/C”(注:寶馬三系/奔馳C級/奧迪A4)系列,以及豪華行政的“5/6/E”(注:寶馬五系/奔馳E級/奧迪A6)系列,這兩類車型占據了BBA在大陸市場60%以上的銷量,不僅是銷量常年霸榜,也把BBA的豪華理念深入了人心。在中國,你可能不會開車,但你一定認得三叉星徽叫大奔,藍天白云是寶馬,四個圈圈有Quattro。
從2020-2025新勢力飛速發展的這幾年,哪怕強如Model 3,也無法撼動BBA在中國絕對的市場份額。頂多吃掉一些愿意嘗鮮電車的年輕人。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們有了一定的存款,需要購入自己的第一輛車后,既不愿意繼續購買諸如豐田,本田,凱美瑞一樣的日系肉車,也不愿意選擇全能水桶。但是缺少個性的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車型。那只能去選擇,帶有豪華屬性品牌特色的BBA了。但這一情況,在小米SU7問世后就出現了變化。
2024年3月,沉淀三年的小米汽車轟然登場,它就好像一把閃耀的利劍,劈開了汽車行業的最后一塊遮羞布。僅僅三年時間,造出了一款極致操控,外觀獨特,安全測試全滿分的車型。這對于傳統車企慢速的創新,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發布上市后的短短幾個月,口碑兩級反轉,各大自媒體博主也從唱衰轉到了追捧。而這其中最受影響的還是BBA的銷量,奔馳寶馬在這幾個月內首次出現了銷量不足五位數的情況,奧迪更是降價求生,可見產品力對于市場的沖擊是巨大的。

而這時,我們再反觀豪車5/6/E的市場,完全就是一個固若金湯,牢不可破的狀態,不僅牢牢霸占著40-60萬轎車的全部市場份額,甚至找不到競爭對手。主打行政,舒適,尊貴的復古豪華感已經被徹底占據。在此前,也有享界S9,蔚來ET7之類的后起之秀,向其發起沖擊,那結果自然也是蜉蝣撼樹,以卵擊石。5/6/E的綜合月銷量依然穩健在五位數之上,甚至奧迪A6在官降后,銷量直逼兩萬大關,以至于有很多預算充足的年輕群體,都將目光放了過來,不得不佩服百年車企的產品布局,嚴絲合縫,密不透風。

很顯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BBA帶來的傳統豪華感很難再去被營造,被超越,或許走我們自己的理念,反而大有天地。而這正是SU7 Ultra的終極核心所在,將極致的性能。運動豪華,打造成小米汽車高端的全新標簽。五六十萬的價格,能買到1500匹的馬力,這何嘗不是一種新概念豪華?雷總在各個SU7 Ultra出現的賽場,打破的記錄中,反復強調:小米SU7 Ultra 是最速量產四門車。那為什么是四門車?為什么一輛極致到1500匹,零百在兩秒堪比公路高鐵的車上,要裝座椅按摩,化妝鏡燈光,后排可控制屏幕,車載冰箱?那這時候你在回想起我開頭的那句,對標5/6/E,是不是非常之合理了。如果要追求完全極致的性能,兩門車,全碳座椅內飾,難道不能更快嗎?答案是能,但這小眾且極致的追求,并不是小米的終極目標。
3. 越級對比 一擊必殺
小米SU7 Ultra能有今天這個成績,離不開雷軍在發布會上的終極必殺技:致敬保時捷。在保時捷回應SU7 Ultra四個賽道優異的成績時,這事兒就已經成了。而雷軍在發布會上的真誠致敬,是不是像極了接班人,從掌門人手中接過大權的樣子?這一舉動,不僅直接把小米品牌抬高到和保時捷同臺競技的地位,甚至還能給人一種打得有來有回,強者惺惺相惜的即視感。但我們冷靜下來一想,縱使小米的供應鏈能力再怎么強大,發現人才的慧眼再怎么亮,它也只不過是一家創辦還沒有五年的新興車企。而汽車的品牌與研發技術,一定是需要時間沉淀的。
的確小米是一個車界奇跡,但它絕對還沒有能達到和保時捷相提并論的程度。而當小米披上保時捷/布加迪/蘭博基尼等一眾前輩們的戰袍,再去挑戰5/6/E時,那就好像你打黃風大圣有定風珠一樣輕松。人們在花費五六十萬購車的時候,也自然離不開小米SU7 Ultra這個選項。這個價位段帶給你的馬力,是以前千萬級超跑都沒有的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