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二十四年的老夫妻,人到中年一心想喚回往昔的溫情;兩位功成名就的作家,試圖拯救一個絕望的人;舉家歡慶的婚禮上,新娘“臨陣脫逃”,著實急煞了父母……3月6日,北京人藝小劇場喜劇《酒店軼事》再登實驗劇場的舞臺,迎來了第二輪演出。本輪演出將持續至3月22日。
《酒店軼事》本輪演出海報
《酒店軼事》于2024年首演,根據美國當代著名劇作家尼爾·西蒙的《大酒店套房》與法國作家嘉布里埃·迪莫瑞的獨幕劇《一個絕望的人》改編而成。劇中將三個不同的故事,通過大酒店719室為背景進行了有機的聯接,以夫妻、老友和家庭的三段生活切片串聯起人生在不同階段所要面對的問題,在悲喜交集中讓笑聲為生活賦予溫暖的意義。
青春陣容、舞臺活力,這部由北京人藝2022級表演學員培訓班成員柳文伊、杜子俊、龔鈺泉、宋建霖、杜博濤、劉宸、周情云全體參演的作品首次亮相就收獲了專家和觀眾的廣泛認可。積極的反饋給了青年創作者們極大的肯定和鼓勵,也為新一輪的演出積蓄了力量。打破原有的舒適區,不炒冷飯再出發是此輪演出的目標。
在藝術指導唐燁看來,雖然這是一部喜劇作品,再次上演尤其要強調不能只局限于作品的喜劇性,“越是喜劇,越不能有程式化的東西,一定要鮮活。北京人藝不管演悲劇還是喜劇,都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要演人物。讓鮮活的人物和真實的生活打動觀眾,正是這部作品的舞臺魅力。”
第一幕劇照 柳文伊(左)出演可琳、杜子俊出演薩姆
“比如開場有段三分鐘的戲,我們有一天至少排了三個小時,人物關系也打破了之前的邏輯。”唐燁介紹說,“重新排演,是對作品的一次‘精修’,是對每一個細節進行新的審視。尤其是對于作品的第一幕和第三幕,在表現婚姻、家庭和愛的方面,劇組都在嘗試尋找新的人物邏輯和表達。”
第三幕劇照 劉宸(左)出演父親羅伊·哈伯利,柳文伊(中)出演女兒,周情云(右)出演母親諾瑪·哈伯利
第三幕劇照
“文章真處見性情,談笑深時風雨自來。”導演朱少鵬表示,無論是自己還是這些曾經作為學員的演員,大家的成長都體現在了這部作品中。“彼此熟悉以后,演員對于人物的感受和態度不一樣了,整個作品的表達也會不一樣。這次演出對導演和演員來說都是‘回家’,我們要回頭看自己從哪來,看看現在走到了哪里,在不斷地上演時要永遠保持第一輪 ‘初見’時的熱情、真摯和能量。”
演員們則紛紛表示希望讓觀眾不管是第一次看,還是重新走進劇場,都能在歡笑中感受到這一份“真”。
“第二輪演出,多處人物關系間的那點尺寸,我們都做了調整。包括很多臺詞也都做了推翻,可以說是重新的解讀。”在第一幕中出演妻子可琳的柳文伊表示再同杜子俊飾演夫妻,兩人加入了很多有愛的表達方式,“這是對‘老夫老妻’,生活中是不會花那么多氣力去吵架的,寧可避而不談也不直接把矛盾爆發出來,那種引而不發才是他們間的互動該有的基調。”杜子俊則表示,“這輪演出,我更多地挖掘出丈夫薩姆在兩個女人間游離,對家庭的愧疚感和對家庭的留戀,這次對他的牽絆會更深一些。”
第二幕劇照 杜博濤(左)出演凱文·巴尼、宋建霖出演多爾比亞克(中)、龔鈺泉出演尼爾·西蒙(右)
“其實喜劇并不好演,總是把這些點當包袱抖的話,觀眾也會覺得演員表演很刻意。我們去年演得更多的還是這部戲的‘殼’,二輪演出則要演出它的內核。”在第二幕中飾演“騙子”多爾比亞克的宋建霖表示。“我在戲里真的被多爾比亞克的那把槍嚇到了,出了很多汗,這可不僅是舞臺燈光炙烤出的效果,而是我真的感覺害怕了。”飾演導演兼編劇尼爾·西蒙的龔鈺泉說。飾演作家凱文·巴尼的杜博濤則表示,自己的角色是上述兩人間的調和劑,“對我的挑戰還是挺大的,我在生活中是先想完再說,巴尼則沒遮攔,而且講話的節奏特別快。”
“我們有句行話,叫做‘一緊二松三不見’。”戲曲演員出身的劉宸介紹說,藝術指導唐燁告訴他,還是要回到第一次在排練廳匯報演出時的狀態。“我自己琢磨就是那時做到了還沒有吃透人物,又想把人物演好的積極狀態。這就是緊張的兩面性,它其實有正向的一面。這輪演出我就想把‘一緊’的感覺找回來,可別讓它不見嘍。”
“之前演過一輪了,這輪再演我們可能會根據觀眾的現場反應做出一些調整,但導演和唐老師都在強調的一點是,你們在舞臺上的動作和臺詞到底屬不屬于這個人物?不要單純是為了所謂的效果,而去做表達。只有真誠才能夠讓觀眾看到故事,看到故事背后豐富的背景。”周情云說。
劇照,七位演員用一曲查爾斯頓舞完滿謝幕。
紅塵有愛,人間值得。隨著每一幕故事的接續上演,沖突矛盾引發的緊張,詼諧幽默帶來的歡笑,以及直面生活帶來的思索,演員們的表演既讓觀眾體會到了來自生活的細膩質感,也感受到了來自舞臺的激情澎湃。全體演員以一曲熱情奔放的查爾斯頓舞集體謝幕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