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手機通常指屏幕尺寸在6.4英寸以下,寬度60-75mm,重量150-200克之間的機型。不過,iOS和安卓陣營的定義略有不同,蘋果更傾向于5.4英寸左右,而安卓品牌可能放寬到6.3英寸。
那么從智能手機發展到現在,哪十部手機是歷史上公認最佳的小屏手機?
今天就從(屏幕尺寸≤6.4英寸、寬度≤75mm、重量≤200g),結合性能、創新性、用戶口碑及行業影響力,盤點出歷史上十款公認最好的小屏手機。
1. iPhone 13 mini(2021)

屏幕:5.4英寸OLED(2340×1080,476 PPI)
尺寸/重量:64.2×131.5×7.65mm,140g
配置:A15仿生芯片、雙1200萬像素攝像頭、IP68防水
亮點:全球最小5G手機,性能與續航平衡,支持傳感器位移式光學防抖。
市場表現:銷量占比僅3%,但被用戶譽為“小屏旗艦巔峰”。
2. iPhone 12 mini(2020)

屏幕:5.4英寸OLED(2340×1080)
尺寸/重量:64.2×131.5×7.4mm,133g
配置:A14仿生芯片、雙1200萬像素攝像頭
亮點:首款支持5G的小屏iPhone,輕薄設計。
爭議:電池續航較弱,銷量占比僅6%。
3. iPhone SE(第三代,2022)

屏幕:4.7英寸LCD(1334×750)
尺寸/重量:67.3×138.4×7.3mm,148g
配置:A15仿生芯片、單1200萬像素攝像頭
亮點:LCD屏幕愛好者首選,性價比高。
局限:非全面屏設計,電池容量較小。
4. 魅族18(2021)

屏幕:6.2英寸AMOLED(3200×1440,120Hz)
尺寸/重量:69.2×152.4×8.18mm,162g
配置:驍龍888、6400萬三攝、36W快充
亮點:安卓陣營少有的2K屏小屏旗艦,四曲面微弧設計。
5. 三星Galaxy S20(2020)

屏幕:6.2英寸Dynamic AMOLED(3200×1440,120Hz)
尺寸/重量:69.1×151.7×7.9mm,163g
配置:驍龍865、6400萬三攝、IP68防水
亮點:安卓小屏旗艦標桿,均衡配置。
6. Google Pixel 5(2020)

屏幕:6.0英寸OLED(2340×1080,90Hz)
尺寸/重量:70.4×144.7×8.0mm,151g
配置:驍龍765G、1220萬雙攝、無線充電
亮點:原生安卓體驗,計算攝影領先。
7. 華為P40(2020)

屏幕:6.1英寸OLED(2340×1080)
尺寸/重量:71.06×148.9×8.5mm,175g
配置:麒麟990、5000萬徠卡三攝
亮點:緊湊設計,影像系統強大。
8. 小米12X(2021)

屏幕:6.28英寸AMOLED(2400×1080,120Hz)
尺寸/重量:69.9×152.7×8.16mm,176g
配置:驍龍870、5000萬主攝、67W快充
亮點:曲面屏優化手感,安卓小屏性價比之選。
9. 索尼Xperia 5 II(2020)

屏幕:6.1英寸OLED(2520×1080,120Hz)
尺寸/重量:68×158×8.0mm,163g
配置:驍龍865、1200萬三攝、IP68防水
亮點:21:9電影比例屏,專業級攝影功能。
10. 華碩ZenFone 8(2021)

屏幕:5.9英寸AMOLED(2400×1080,120Hz)
尺寸/重量:68.5×148×8.9mm,169g
配置:驍龍888、6400萬雙攝、IP68防水
亮點:極致緊湊,3.5mm耳機孔保留。
行業趨勢與總結
全面屏技術推動“小屏”標準放寬,6.3英寸以下均可納入(如vivo X200系列),小屏手機銷量普遍低迷(如iPhone 13 mini僅占3%),廠商轉向大屏或折疊屏,核心用戶追求便攜與單手操作,但需妥協續航與散熱。
盡管小屏手機逐漸邊緣化,上述機型仍代表技術與設計的平衡,成為特定用戶群體的“理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