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及產業鏈企業的入局,換電市場正吸引包括外資品牌在內的更多玩家的加入。
3月4日,大眾中國方面向財聯社記者確認已與寧德時代在換電領域達成合作意向,“不過,目前只是在規劃中,還沒有具體方案。”
“在與大眾中國最新簽署的合作備忘錄中,公司的換電業務也成為雙方合作的其中一環。”有寧德時代內部人士表示。
2月下旬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寧德時代簽署的戰略合作備忘錄顯示,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聚焦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全面深化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研發、新材料應用以及零部件開發領域的合作,共同開發技術先進、具有成本競爭力的電池概念及產品。其中,便涉及換電業務。
去年12月,寧德時代正式宣布將推出20#和25#兩種標準化巧克力換電塊,可根據不同的化學體系提供多電量的產品服務,且每一個標準型號換電塊,都配有磷酸鐵鋰、三元兩個電量版本,供用戶按需配電。
“到2030年,換電、家充、公共充電樁將三分天下。”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CEO曾毓群在當日舉辦的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生態大會上表示,寧德時代未來所有電池新技術都將應用于巧克力換電車型。
寧德時代計劃2025年自建1000座巧克力換電站,同時將進軍港澳市場;在規劃中,將與各方合作伙伴共建站點1萬個;隨著換電生態壯大,巧克力換電站最終規模將達到3萬個。此外,寧德時代已與長安、廣汽、北汽、五菱、一汽合作,將共同推出10款換電車型。
“從大眾與寧德時代此次合作來看,換電將成為大眾新能源轉型的重要一環,對轉型起著‘加速’作用。”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消費者對補能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換電模式關注度將持續提升,“對于大眾這樣的主流合資品牌,擁抱換電或可以實現‘換道超車’。”
在大眾集團的產品體系中,基于CMP和CEA平臺、架構的新車將于2026年及其后密集投放中國市場。有接近大眾中國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目前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產品規劃看,尚未涉及換電車型,與寧德時代的有關合作或只處于意向階段。不過,據外媒報道,雙方在換電系統方面已有具體規劃。
大眾牽手“寧王”的背后,是換電賽道蘊含的巨大市場空間。普華永道報告指出,為滿足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在國家鼓勵和技術迭代的推動下,換電站數量將不斷增加。此前,開源證券研報則預計,到2025年我國換電產業鏈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34億元,其中換電站設備、動力電池、運營環節市場規模分別為164.4億元、255.5億元、914.1億元。
在國內,主機廠角逐換電賽道的競賽業已展開。2月9日,蔚來創始人李斌在社交媒體平臺表示,今年是蔚來換電站的建設大年。同時,換電業務的發展態勢也越來越好,上海市的換電站已經基本接近盈利。目前,蔚來已與長安汽車、吉利控股集團、江汽集團、奇瑞汽車、路特斯汽車、廣汽集團、中國一汽等多家車企簽署換電合作,相關換電車型即將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