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固態電池突破60Ah下線,汽車行業迎新變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正在醞釀。比亞迪這個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近日成功下線了60Ah全固態電池。

這一消息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這究竟是一次怎樣的技術飛躍,比亞迪又是如何做到的呢?2月15日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如期召開。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這位在電池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技術大咖親自站臺透露了這一重磅消息60Ah全固態電池的下線,不僅僅是數字上的簡單增加,更是技術上的巨大突破。這意味著比亞迪在固態電池技術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未來的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這60Ah全固態電池可非同小可,它的能量密度高達400Wh/kg每千克,是當前液態電池的2倍之多。

想象一下同樣的體系下,固態電池能夠存儲更多的電量,讓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得到大幅提升。而且擁有零下40℃的低溫啟動能力,讓電動汽車在極寒天氣下也能輕松啟動,不再受限于環境。5C的超快充能力更是讓人驚嘆不已,只需10分鐘就能補充80%的電量,這幾乎可以媲美加油的速度了,并且有3000次充放循環,一下子就治好了新能源汽車的焦慮。

網友們對此也是議論紛紛,有網友表示,比亞迪這次真是給力。固態電池的下線讓電動汽車的未來更加可期,也有網友擔心技術雖然先進,但成本會不會很高呢?普通消費者能否承受得起?這些疑問也正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孫華軍CTO在論壇上給出了答案,他表示,比亞迪的目標是將全固態電池的成本壓縮至與當前液態電池持平甚至更低,而且比亞迪采用的高鎳三元加硅基負極加硫化物電解質的組合方案,與上汽的聚合物路線、豐田的氧化物路線形成了明顯差異,展現了比亞迪在技術創新上的獨特視角。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在界面阻抗控制與低溫性能衰減問題上也取得了關鍵進展。通過復合鹵化物電解質技術,將零下30攝氏度。環境下的放電效率提升至85%,較日韓競品高出15個百分點,這一技術的突破無疑讓比亞迪在全固態電池領域更加領先。

比亞迪重慶璧山基地的100GWh產能規劃,更是讓人看到了比亞迪對固態電池未來的堅定信心。首期20GWh生產線計劃2026年投產,目標直指全固態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而且,比亞迪的全固態電池還將外供其他企業,這無疑將推動整個汽車行業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