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作為現代產業體系中“皇冠上的明珠”,產業鏈長,覆蓋面廣,帶動能力強,產業融合度高,已成為國內各個省份競相發展的風口產業。近年來河南堅持純電驅動戰略取向,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提質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后等一系列問題。為此,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加大國際化布局、加快全產業鏈建設、實施精準產業政策等一系列舉措,促進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優做強。
一、河南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分析
(一)地理位置優越 地質資源豐富
河南位于中國中部,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網絡發達,便于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車的運輸,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構建和完善提供了便利條件。此外,河南有著豐富的水資源,亦能通過內河運輸降低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當前,河南已實現了從傳統交通要道向現代化交通樞紐的轉變,空港、陸港、口岸銜接融合的多式聯運大格局加快形成,社會物流成本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為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河南省具有豐富的地質資源,省內稀土資源豐富,儲量排名全國前列,尤其是大規模的鋰資源儲量,可滿足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如電機、永磁材料等生產的原材料需求,有助于降低本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減少對外依賴,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性和市場競爭力。
(二)龍頭企業帶動新能源整車產業帶悄然隆起
經過多年沉淀,河南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從零部件配套到整車生產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擁有宇通集團、比亞迪、上汽鄭州、海馬汽車、鄭州日產等19家整車企業,整車產能約190萬輛,在動力電池、輪轂、氣缸套、傳動軸、轉向器等關鍵零部件領域培育了多氟多、中創新航、戴卡輪轂、中原內配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2024年,河南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7%、高于全省工業增加值23.6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59.5萬輛,同比增長117.2%、高于全國79.7個百分點。
(三)政府政策支持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壯大
河南省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涵蓋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土地政策等多層面的支持措施,有效促進了相關企業的成長與發展。河南集全省之力推動“7+28+N”產業鏈群規模持續壯大,緊盯建設全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目標,匯聚重點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力量,深入落實“產業鏈方案+圖譜+清單”,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取得新成效。
(四)產業基礎雄厚市場需求旺盛
河南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與生產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處于第一梯隊。以宇通客車為例,其獲批組建的鄭州燃料電池與氫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中國客車行業首屈一指的氫能科研平臺,已成功研發出第三代氫燃料電池客車,并運營自有加氫站,展現了在氫燃料電池客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隨著環保要求提高和政府對清潔能源的扶持,河南省及其周邊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必將持續增長,龐大的人口基數、快速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對環保節能汽車的高需求共同構成了極具潛力的消費市場。
二、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核心技術競爭力不足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競爭力,尤其是核心技術的突破,是其持續發展的基礎。河南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方面依然面臨較大挑戰。從產業發展現狀來看,河南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和研發能力不足,技術標準提升困難,新能源汽車使用安全問題仍然存在。一是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整車制造上有所成就,但在關鍵技術領域如電池、電機、智能化技術等方面與國內外領先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二是電機技術的研發也亟須提升,現有技術大多依賴于外部供應商,缺乏自主創新的能力,這使得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處于較為被動的位置。三是智能駕駛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研發也在國際化競爭中呈現出滯后趨勢。雖然河南省的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重視技術創新,但整體研發投入不足,導致技術標準的提升緩慢。
(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河南省在充電樁建設的進展上存在顯著滯后,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充電設施的匱乏嚴重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體驗和市場推廣。一是充電設施的數量和分布不平衡。城市中心區域和高速公路沿線的充電樁數量較為充足,而偏遠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充電樁的建設滯后,無法滿足當地消費者的充電需求。二是設施配套相對滯后。許多已建成小區在建設初期未將充電樁納入小區基礎設施建設,普遍缺少低壓電源接入點,小區內充電樁接入難度大。 三是運維水平有待提高。河南基層縣區充電基礎設施運營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部分企業經營管理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運維人員少、保養維修能力不足、設備維護不及時、故障應急處理能力差等問題較為突出。
(三)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不完整
目前,河南省從事新能源汽車配套的企業數量很少,規模也不大,尚未圍繞比亞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提速有較大影響。從國際電動車頭部品牌特斯拉的發展經驗來看,強大的配套供應鏈是形成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鍵。而河南新能源配套體系發展滯后,省內純電及混動系統相關生產企業僅有46家,產業總體規模仍然很小,產品科技含量及技術工藝不高,市場占有率較低,整體競爭力不強。
(四)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
河南以比亞迪新能源開發研究院為首形成了一批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部門,但技術鏈條尚未完全成熟,省內多數配套企業規模偏小,技術研發能力有限,很難跟上國際頭部新能源車企最新技術開發進度。河南汽車產業鏈和技術鏈的融合還不充分,產學研結合度不夠緊密,省內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力量沒有發揮出對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支持作用,很多研究成果不符合現代化企業發展需求,難以有效轉化。
三、河南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一是進一步確立企業在創新體系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確立“比亞迪”在創新體系中的領導地位,建立“比亞迪定向—企業命題—分工合作—全員支撐”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的支持力度,突出生產需求導向,針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研發需要確定攻關課題,以確保重大專項的研究成果有效轉化。二是進一步理順產學研聯合攻關機制,科技專項資金要向企業項目傾斜,引導大學和科研機構向產業技術鏈靠攏,科技進步獎項、大學學科建設、科研人員職稱和人才稱號評定等要向產學研項目傾斜,真正激發科研部門參與產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
(二)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建設
一是以省內千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為目標,謀劃宇通客車等自主品牌、鄭州日產和東風啟辰等合資品牌在省內落位十萬輛以上級別的新能源汽車項目,推動與比亞迪等車企合作,引進新品牌新項目,豐富新能源產品體系。二是優化區域布局,全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利用好國家級產業承接示范區等政策,在鄭州、洛陽、南陽等地建設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集群。三是支持省內現有新能源配套企業緊跟產能提升做大做強,按產業鏈斷點和弱點精準招商引進重點項目,按產業技術方向謀劃固態電池、車載芯片等高端配套項目,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三)積極參與國家新能源汽車下鄉戰略
一是支持比亞迪、鄭州日產、上汽鄭州等車企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下鄉戰略。推出符合新能源下鄉需求的系列車型,覆蓋農村家庭用車和生產經營用車市場,推出經濟型乘用車、輕型皮卡、輕型載重卡車等,以新品牌、新車型強勢進入縣域和鄉村新能源汽車市場。二是立足北方,根據氣候、路況、用途等因素開發純電、混動等多種新能源下鄉車型,以質量、性能和服務創品牌,以綜合性價比在北方鄉村市場塑造競爭優勢。三是加快鄉村配套電網改造,建設鄉村新能源充換電服務網絡,推進縣級以下公務用車、公共汽車、市政用車的新能源化替代。
(四)大力拓展高端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
一是支持河南本土車企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推動比亞迪旗下新能源車型高端化發展,在續航里程、安全性、穩定性、舒適度、個性化和智能網聯化等方面達到全行業世界領先水準,抓住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幅增長的良好契機,借勢推動實施“電車出海”計劃,瞄準海外中高端消費者需求,積極布局歐洲和美洲等海外高端市場。二是持續在氫燃料電池載重汽車等優勢領域發力,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達到國際領先,利用國際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創造的機遇積極擴大河南汽車品牌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