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狂飆,一線城市“佛系”,你的城市在哪個陣營?
2025年春節后的樓市,像極了過山車——有人歡呼“回暖”,有人吐槽“涼涼”。最新數據顯示,重點44城2月5日至16日新房成交267萬平方米,比節前日均微漲1%,但同比2024年卻大跌27%。這組矛盾的數據背后,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漲了1%,但比去年少賺1/4?
春節后樓市看似熱鬧,實則暗藏玄機。
表面熱鬧:日均成交比節前多1%,看似“穩了”;
內里心酸:和2024年同期比,成交量直接“砍掉”27%。
用網友的話說:“就像奶茶店促銷,銷量漲了一丟丟,利潤卻虧到哭!”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假回暖”?
專家分析,2024年底政策紅利集中釋放,部分購房需求被提前透支,導致今年同期數據“虛胖”。再加上多地房價回穩,買家觀望情緒濃厚,“買漲不買跌”的心理讓市場陷入糾結。
三四線狂飆,一線城市“躺平”
樓市這出戲,不同城市演出了不同劇本:
?三四線“逆襲”:日均成交比節前暴漲57%,茂名、陽江等城市甚至翻4倍!
真相:返鄉置業+政策補貼,比如山東推“購房送家電”、廣東部分城市直接發購房券。
?一線城市“佛系”:北上廣深日均成交比節前跌49%,但同比仍增11%。
?上海成例外:豪宅盤扎堆入市,11萬元/㎡的“古北99”開盤4天認購率111%,有錢人的游戲普通人看不懂。
?二線城市“夾縫求生”:成都、濟南靠改善盤撐場,華潤某項目148套房源16秒搶光,剛需客只能干瞪眼。
二手房逆襲,帶看量暴漲,有人一天看10套房
和新房的“糾結”不同,二手房市場悄悄上演“逆襲”:
深圳:春節后7天二手房簽約量同比漲41%,中介小哥直呼“腿跑斷”;
上海:單日網簽破千套,有人為搶學區房連夜排隊;
杭州:成交量環比翻倍,房東開始“傲嬌”漲價。
為啥二手房更火?
“現房+議價空間大”是王道。尤其是核心區老破小,總價低、配套全,成了預算有限買家的“救命稻草”。
各地瘋狂“撒錢”,買房送工作?**
為了刺激樓市,各地政府拼了:
河南:買房送就業崗位,直接綁定“安居樂業”;
山東:組織房企搞“直播賣房”,網紅主播傭金比中介還高;
廣東:砸127億回購閑置土地,騰出空間蓋低價房。
網友調侃:“以前買房送戶口,現在送工作,下一步是不是送對象?”
樓市沒有“標準答案”
267萬平方米的成交數據,像一面鏡子照出人間百態——
有人為搶到房歡呼,有人為賣不掉發愁;
三四線靠補貼逆襲,一線城市靠豪宅撐場。
唯一確定的是:買房這件事,從來沒有“躺贏”,只有“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