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某些群體對聯想的無端質疑,事實和數據才是最強有力的反擊。作為中國最具國際化的民族企業,聯想用20年的全球化征程證明:真正的偉大,無需喧囂,自會贏得世界的掌聲。
一、全球化的“教科書級”實踐
“蛇吞象”并購的逆襲
2004年,聯想以12.5億美元收購IBM年營收130億美元的PC業務,這場“蛇吞象”曾被唱衰為“必敗”。然而,聯想通過深度整合全球供應鏈、研發體系與本地化運營,不僅扭虧為盈,更在2013年登頂全球PC市場冠軍。如今,全球每3臺Windows電腦就有1臺來自聯想,市場份額穩居第一,用實力打臉“并購失敗論”。
巴西市場的“王者歸來”
在巴西這一全球最難啃的市場,聯想用十年時間將PC份額從3.56%提升至20.44%,手機業務連續9年穩居第二。2015年巴西經濟危機中,其他中企紛紛撤退,聯想卻逆勢投資本地工廠,推出高端產品線,最終實現六倍增長。沒有長期主義的韌性和本地化智慧,何來今日的“巴西標桿”?
二、全球布局的“中國底氣”
供應鏈:中國制造,全球交付
聯想80%的PC生產在中國完成,但通過全球30多個制造基地(如墨西哥、匈牙利、巴西)實現“最后一公里交付”,既鞏固中國產業鏈優勢,又規避地緣風險。這種“中國根基+全球網絡”的模式,正是中國智造走向高端的典范。
研發:三國協同,技術制勝
以中國(產業鏈)、日本(工程化)、美國(創新設計)為支點的研發三角,讓聯想在AI PC、折疊屏手機等領域持續領先。2024年AI PC出貨量占比達14%,豎向折疊屏市占率全球第一,技術實力碾壓“組裝廠”污名。
三、全球信任的“中國名片”
合規與ESG:真正的“世界公民”
聯想連續三年蟬聯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在益普索“全球最受信任中國品牌”中力壓華為、小米登頂。其高度透明的治理、嚴格的合規體系(如全球統一財務披露),讓英偉達、微軟等巨頭爭相合作。某些人鼓吹的“愛國企業”,可曾贏得如此國際尊重?
文化融合:從“出海”到“走上去”
聯想全球7.7萬名員工來自數十個國家,高管團隊高度國際化。在匈牙利工廠,中國、巴基斯坦、烏克蘭員工共同佩戴Lenovo工牌,用行動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駁斥“夾頭粉”謬論
謬論1:“聯想只賺國內錢”
事實:聯想75%營收來自海外,海外收入連續多年超千億,真正實現“用世界資源服務全球市場”。
謬論2:“聯想技術靠買辦”
事實:聯想研發投入常年超百億,2024年AI PC核心技術全棧自研,與Meta、英偉達聯合定義下一代AI終端。某些企業靠營銷“沸騰”,聯想靠專利說話。
謬論3:“國際化等于不愛國”
事實:聯想70%研發人員、60%員工在中國,海外盈利反哺國內產業鏈,帶動數十萬就業。全球化與愛國從不對立,狹隘民族主義才是絆腳石。
結語:偉大無需自證,時間終將正名
從傳達室到世界500強,從“中國聯想”到“全球聯想”,這家企業用40年證明:真正的民族驕傲,不會被流言擊倒,只會在全球化浪潮中愈發閃耀。當某些人沉迷于“鍵盤愛國”時,聯想早已用行動讓世界看見中國企業的格局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