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 Niro EV,起亞早期推出了一款電動緊湊型 SUV,在推出的兩代車型中贏得了大量粉絲。新款 EV3 基于純電動平臺,提供更多現代技術。試駕表明,雖然整體配置可以算作成功,但它也存在一些弱點。
從紙面上看,EV3 可以充分利用起亞“電動全球模塊化平臺”(E-GMP)的純電動架構優勢。雖然這款緊湊型 SUV 車身長度只有 4.30 米,但比 已在德國停產的Niro EV 短了 12 厘米。后備箱容量幾乎相同,為 460 至 475 升。由于設計不再需要容納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 Niro 版本的汽油發動機,因此 EV3 可以容納高達 81.4 kWh 的電池,而大型 Niro EV 僅為 65 kWh 左右。因此,新車的標準續航里程超過 600 公里。
因此,將其與 EV3 中的小電池進行比較實際上更為公平,后者的能量含量為 58 kWh,續航里程與 Niro EV 非常相似,而且價格要便宜得多。然而,對于我們的試駕,起亞為我們提供了配備 81.4 kWh 電池的 EV3 Long Range 版本,因此我們將在本次評測中重點關注配備更大電池的版本。該汽車制造商沒有其他類似尺寸的車型,但在競爭對手中,我們的試駕車輛可能與配備 77 kWh 電池的 VW ID.3 Pro S 相媲美。我們將在本文中多次回顧這一比較。
在設計方面,起亞走自己的路,從五米長的大型 EV9 SUV中汲取靈感。雖然EV6有很大不同,但 EV3 顯然是小兄弟。設計現代而新穎,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它。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盡可能不顯眼的電動汽車,起亞的第一款電動 Niro 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款電動汽車基于 E-GMP 架構,這家韓國公司選擇了更引人注目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