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的當下,消費者在購車時常常被諸多難題困擾。電池老化、智駕系統升級、購車成本、售后保障以及補能等問題,就像一道道難以跨越的障礙,讓大家在選購新能源汽車時躊躇不前。蔚來ET7以“補能比續航更重要、車電同壽、車智同壽”的理念為核心,從多個維度為消費者提供了新的購車參考。
蔚來ET7目前主要有搭載75kWh電池包和100kWh電池包這兩個版本,不同版本在續航等方面存在差異。接下來,小編帶您全面了解蔚來ET7(圖片|配置|詢價)。
一、外觀:科技與美學的融合
蔚來ET7的外觀設計源自對未來出行的創新構想,把科技與美學巧妙融合,辨識度很高。其“X - Bar”家族式前臉很有開創性,打破傳統汽車前臉布局,用簡潔流暢的線條勾勒出獨特輪廓。細長的貫穿式燈帶橫跨前臉,不但在夜晚照亮前路,還賦予車輛神秘且充滿科技感的氣質。從空氣動力學角度來講,這種燈帶設計和整車線條融合,減少了氣流在車頭的紊流,助力車輛行駛更高效。
車身側面,流暢的溜背造型從車頭優雅延伸至車尾,線條順滑且富有張力,營造出隨時準備出發的動感姿態。上揚的腰線給車身注入向上的力量感,增強了整車層次感,讓蔚來ET7在靜止時也好像在奔跑,靈動又優雅。這樣的線條設計在高速行駛時,能引導氣流沿車身流動,減少升力,提高車輛行駛穩定性,同時有效控制風噪,提升駕乘的安靜程度。
蔚來ET7長寬高分別為5101×1987×1509mm,軸距達3060mm。大尺寸既為車內寬敞舒適的空間打下基礎,又使整車比例協調,兼具大氣穩重與精致時尚的格調。
隱藏式門把手是外觀設計的一大亮點。車主靠近車輛時,門把手自動彈出;車輛行駛時,隱藏式門把手與車身完美貼合,有效降低風阻。搭配精心設計的低風阻輪轂,整個車身的風阻系數僅0.208Cd。低風阻系數不但有助于提升車輛續航能力,還能在高速行駛時減少空氣阻力帶來的噪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車尾部分,貫穿式尾燈與前臉的燈帶相互呼應,形成獨特的視覺連貫性。獨特的光效設計,在點亮時呈現出富有層次感的光芒,不管白天還是夜晚,都極具辨識度,提升了夜間行車安全性。
二、內飾:豪華與智能的結合
走進車內,蔚來ET7的內飾用了大量軟性材質和真皮包裹,縫線精致,觸感細膩,搭配木紋飾板與金屬裝飾條,營造出溫馨且有質感的氛圍。12.8英寸AMOLED中控屏分辨率高達1728×1888,基于NIO OS 3.0系統,操作流暢,集成車輛設置、導航、多媒體娛樂等豐富功能。搭配NOMI人工智能語音助手,能實現便捷語音交互,說出“我有點熱”,NOMI就能自動調節空調溫度 ,還能根據用戶習慣提供個性化服務。
多功能方向盤握感舒適,集成常用功能按鍵,操作方便。人體工程學設計的Nappa真皮座椅,具備14向電動調節、加熱、通風及按摩功能。加熱功能有三檔溫度調節,通風功能有兩檔風速可選,按摩功能擁有5種模式、3檔強度調節,不管是長途駕駛還是日常通勤,都能讓駕駛者感到舒適。
23揚聲器的杜比全景聲系統,功率1000W,能精準還原各類音樂。超纖絨頂棚和可再生藤木裝飾,提升了豪華感與環保氛圍,為用戶打造舒適、健康的駕乘空間。
三、空間:寬敞實用,滿足多樣需求
得益于3060mm的超長軸距,蔚來ET7車內空間寬敞。前排駕駛者頭部和腿部空間充足,身高180cm的體驗者頭部距車頂有一拳余量,腿部可自由伸展。后排空間同樣不錯,腿部空間兩拳以上,頭部一拳有余,長時間乘坐也不會感到壓抑。后排座椅支持40:60比例放倒,后備箱容積從常規的500L拓展至1000L,能滿足日常購物、家庭出游等儲物需求。
車內還有豐富儲物空間,如10L左右的手套箱和15L的扶手箱,方便放置小物品。此外,車內還設計了多個杯架和卡槽,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空間使用需求。
四、動力:強勁性能,操控隨心
蔚來ET7搭載雙電機四驅系統,前永磁同步電機功率為180kW,扭矩為350N·m;后感應異步電機功率為300kW,扭矩為500N·m,綜合功率480kW,綜合扭矩850N·m,零百加速僅3.8秒。這樣的動力表現,不管是城市超車還是高速行駛都能輕松應對。
智能四驅系統根據路況和駕駛模式實時調整扭矩分配,在濕滑路面,系統能迅速將更多扭矩分配至附著力強的車輪,確保車輛穩定行駛,提升操控性和安全性。
五、續航與補能:多元方案,緩解焦慮
續航方面,搭載75kWh電池包的版本CLTC續航里程約530公里,搭載100kWh電池包的版本CLTC續航里程約675公里,能滿足不同出行需求。日常通勤選擇75kWh版本即可,經常長途出行的用戶,100kWh版本更合適。
蔚來有比較完善的補能體系。車輛支持最高150kW的直流快充,30分鐘左右可將電量從30%充至80%。全國超3000座換電站,換電僅需3分鐘,配合能量回收功能(可額外增加5%-10%續航里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戶的續航焦慮。比如在春節返鄉高峰,就算服務區充電樁排隊,也能通過換電快速補能。蔚來也在持續優化補能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