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智駕平權不是比亞迪專屬。簡單問一嘴DeepSeek,就能梳理出吉利、長安、哪吒、AITO問界、零跑、廣汽埃安等十幾個車企都有過類似的說法。
不過,要論普及智能駕駛,真正有里程碑式意義的,2021年將高快領航帶到20萬以內、城區領航帶到25萬以內的小鵬算一個;2023年將高快領航、記憶泊車、城區通勤模式帶到15萬以內的上汽通用五菱寶駿也算一個。
在今天看來,不管是小鵬還是五菱,當年的智駕平權都難稱成功。智駕平權,遠非價格親民那么簡單。
被新技術掩埋的小鵬P5
讓時間回到2021年,小鵬汽車因為在小鵬P7上推出高速路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智能導航輔助駕駛)廣受好評,便在同年9月重磅新車小鵬P5上乘勝追擊,主打全球首款具備城市NGP功能智能汽車的噱頭。
指導價15.69萬-24.29萬的小鵬P5,讓人們可以用一輛凱美瑞、雅閣的價格,就暢想車輛能夠實現城區和高速路的智能輔助駕駛,頗有當年iPhone 4開啟智能手機時代的使命感。另外,小鵬P5還將高速NGP功能帶到了20萬以內。
當時市面上除了小鵬P5,還有一款號稱可以實現城市高階輔助駕駛能力的車型——北汽極狐阿爾法S HI版。這款搭載華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車晚于小鵬P5上市,售價39.79萬-42.99萬,可謂小鵬智駕平權的最佳注腳。
憑借讓人期待值拉滿的智駕,以及獨一檔的性價比,小鵬P5上市初期大受歡迎。據小鵬汽車當時的品牌公關總經理李鵬程透露,小鵬P5上市24小時訂單6159臺,其中54%選購了支持城市NGP功能的高配車型,超90%選擇具有高階智駕功能的車型。
上市發布會上,小鵬P5已明確表示城市NGP功能并非上市即交付的狀態。這意味著僅是發布會后24小時,就有超3000位準車主愿意為城市NGP“大餅”買單。
但這個“餅”一吃就是1年。
到2022年10月,小鵬城市NGP開始推送上車,但還僅限廣州指定區域內使用。再一年后,支持城市NGP功能的城市增多到5個,與當初車主們的智駕暢想差距巨大。
站在車企的角度,這是智駕技術快速迭代的無奈。在小鵬P5發布時,車上配備的30 TOPS算力智能駕駛芯片,以及高精地圖+激光雷達的組合,已經屬于當時領先的高階智駕解題思路。
僅僅1年后,行業主流智能駕駛芯片的算力已經漲到254 TOPS,讓即時建模的無圖路線成為可能。再1年后,AI大模型和純視覺感知路線開始成為新的智駕技術關鍵詞。
新的技術路線雖然能夠為智駕的體驗和功能上限獲得顯著提升,但代價是每一次迭代幾乎都是對老技術路線的顛覆。在研發資源有限之下,車企無法兼顧,因此出現了不能按原計劃向老車主兌現高階駕駛承諾的情況。
雖然理由很充分,但為智駕平權買單的消費者成為小白鼠也是事實。站在這些小鵬P5車主的角度,智駕平權反而讓他們離智駕更遠了。
被性價比限制的寶駿云朵
如上文所說,2023年,國內車企對純視覺感知路線的態度有所改變。因為硬件成本更低,去掉激光雷達的純視覺感知智駕,有利于車企在更低價格區間創造出差異化。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寶駿云朵率先殺入了這片藍海。
2023年9月,寶駿云朵靈犀版上市,這臺搭載大疆車載(2024年4月更名為卓馭科技)雙目智駕方案的新車可以實現高快領航、停車場跨樓層記憶泊車、城區通勤模式,售價12.58萬元起。
“人人都能擁有的智駕”,這是寶駿云朵靈犀版上市時的口號。
寶駿云朵不像小鵬P5,畫的高階智駕“大餅”最終全數兌現,大部分還是上市早期就完成功能交付。但問題在于,這口“餅”不太好吃。
“這款車的自動泊車很好,高快領航在處理變線、通過彎道、加塞等場景時也不錯,但是自主超車決策感覺還是不太聰明,常常就卡在了高速上走得最慢的道上。至于城區通勤模式就更加是沒法用,除非你是一點不考慮通行效率硬著頭皮去用。”2月15日,有首批寶駿云朵靈犀版車主告訴源Auto。
所謂城區通勤模式,指的是車輛可以記憶一條固定的線路,在下一次行駛在該線路時進入智駕狀態,相比高快領航,在遇障礙物繞行、識別紅綠燈并通過路口、應付加塞變道等方面有更大挑戰。城區通勤模式最早是理想、小鵬等車企提出,被看成是城區智駕的一種捷徑。
在實際體驗中,源Auto發現寶駿云朵靈犀版的城區通勤模式很容易“卡殼”,路邊上落客的網約車、在車旁穿行的兩輪電動車都很可能會讓車輛猛踩一腳剎車,甚至完全剎停,可用性較低。究其原因,是因為受到智能駕駛硬件的限制。
為降低價格門檻,寶駿云朵靈犀版使用的駕駛芯片算力為32 TOPS。大疆車載能夠通過算法優化,在這塊芯片上實現周圍環境的鳥瞰圖實時重建已經相當極限,再要求其能夠像幾百算力的系統一樣進行駕駛路線決策,實在有點超綱。
因為最炫技的通勤模式實際效果有限,高快領航也只能算是合格水平,寶駿云朵憑借智價口碑帶動銷量的市場策略落空。從寶駿云朵上市至今超過15個月,其最高月銷為3487輛,近三個月銷量更跌到三位數。
沒有銷量,車企持續對智駕功能進行優化也就沒有動力,智駕平權成了空談。
別讓智駕平權變成劣幣驅逐良幣
回看這次由比亞迪發起的最新一次智駕平權,其實也有一些小鵬、五菱寶駿的影子。
雖然比亞迪為新車配上智駕后,大部分車的指導價都不變,面上看是加量不加價,但實際上老款沒有智駕的車型可以享受保險補貼等政策,動輒優惠幾千元。所以如果選擇智駕版新車,消費者依然是在用真金白銀為智駕買單。
以比亞迪目前的銷量擔當之一海豹06 DM-i,以及號稱將高階智駕首次帶到7萬元級別的海鷗為例,據源Auto 2月11日在廣州某比亞迪海洋網4S店了解,如果選擇沒有智駕的老款車型,兩款車都可以省下大幾千到1萬元。
與此同時,據比亞迪集團高級副總裁、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在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介紹,廣泛搭載在10萬級和15萬級比亞迪車型上的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目前主要可以實現高快領航和自動泊車兩種功能。城區通勤模式以及更多高階智駕功能,還需要時間研發完善,后續將通過OTA更新上車。
與小鵬和五菱寶駿相比,比亞迪這次智駕平權因為后發優勢,技術路線已經基本定型,同時智能駕駛芯片等硬件的成本已經進一步降低。另外,比亞迪月均數十萬輛新車的銷量基本盤,也讓后續智駕系統的持續維護更新成為可能。
就現階段比亞迪的智駕平權而言,將高階智駕帶到最低7.88萬元的車型確實開行業先河,但是其高快領航、自動泊車等功能,與行業領先的體驗相比,還有差距。以自動泊車為例,天神之眼-C還需要車輛駛過車位才能識別并啟動,而樂道L60等同樣是純視覺方案的車型,已經可以做到隨停隨識別,且整體停車效率更高。
為了跟上比亞迪的產品競爭力,友商將智駕普及到更多入門車型上勢在必行。剛剛在1月整體銷量超過比亞迪的吉利集團(包括沃爾沃等吉利控股品牌),已經宣布會在3月初也召開一場智駕戰略發布會。
可以預期,一場帶上智駕元素的價格戰,將會是2025年車市的主旋律。但智駕平權,比的不應該只是誰更便宜,比的應該是誰能真正將好用的智駕帶給更多的人。看看當年的iPhone 4,卷的也不是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