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北京市發改委舉行一季度“開門紅”政策舉措媒體吹風會。會上,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北京將實施推動今年經濟發展良好開局的六大行動和51項具體措施。
“良始,增氣益于終也”。力爭實現一季度“開門紅”,之于全年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年伊始,北京就推動今年經濟發展良好開局作出一系列政策部署和措施安排,既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也是一種預期引導,向社會釋放出全力“拼經濟”的積極信號。
“拼經濟”,必須拼產業。一季度,北京將持續夯實產業發展基座。如抓產業增量,出臺打造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方案,積極推進8家藥企新落地重大項目,加快大品種引入;圍繞集成電路科研端和配套端、綠色能源央企龍頭、機器人產業鏈等領域引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近年來,北京產業經濟發展表現亮眼。如去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居近年來的高位,對北京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5%以上。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分別增長19.5%和18.4%;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和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分別增長5.5倍、62.8%和21.2%。
這些競相跑出加速度的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共同鋪展出北京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的圖景。一季度繼續強化對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保障,延續好產業轉型升級的勢頭、擴大產業增量,將為全年經濟的企穩增強產業動能支撐。
推動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離不開配套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一季度,北京將開展專門的企業服務行動,走訪服務一批重點潛力企業;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報告,謀劃2025年營商環境改革任務,完善營商環境監測評價體系;全面推進“掃碼檢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等功能;做好科技上市企業服務工作,鼓勵平臺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近年來,北京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已取得顯著成果。在此基礎上,繼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走深走實,進一步擦亮“北京服務”招牌,將釋放新的紅利,為實現“開門紅”“全年紅”增動力、強內力。
上個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九大重點任務之首,凸顯了提振消費的重要性。不斷激發消費活力,也自然是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北京,在新一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一季度,北京將繼續豐富消費場景,辦好春節假日141場重點商文旅體多元融合消費活動,推出文旅消費促進活動和惠民措施,提前準備好餐飲、酒店、景區等接待設施,便利外地游客來京旅游、過年。同時,還將緊抓入境游發展機遇,用好免簽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政策,打造東南亞、歐美、“一帶一路”和免簽國家入境首站;出臺本市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舉措。
作為超大城市,北京消費活力強、空間大。新的一年著力提振消費,利用好春節等節假日消費窗口和相關政策機遇,不僅將助力實現“開門紅”,也將為全方位擴內需貢獻首都力量。
宏觀政策更加給力;優勢產業支撐有力;要素保障持續加力;消費市場釋放潛力——總體看,北京一季度“開門紅”可謂“有基礎、有條件”。
當然,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正如相關負責人所介紹的,目前各項措施已清單化,要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仍需各方全力以赴推動落實,力爭早動手、早見效,真正實現“開局更拼、起步更快、馬力更足、工作更實、環境更優,全力打好開年‘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