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猶如一片繁華又喧囂的商業叢林里,我最近和一位在廣告行業摸爬滾打、靠著自身一股闖勁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朋友頻繁交流,每一次的暢談都像是一場思維的盛宴,讓我受益匪淺。
我這朋友,那腦袋里就像藏著一座智慧寶庫,時不時就能蹦出幾句讓人拍案叫絕的金句。就拿他說的這句:“只要你敢往人性的反方向走,賺錢就像喝水一樣簡單。” 來講,剛入耳時,真如一道驚雷,瞬間在我心底炸開。細細一品,不得不承認,不愧是在商海歷經風雨、憑真本事創業的人,三言兩語間,就能道出這般直擊商業本質的真諦,輕而易舉地把那些隱藏在市場表象之下的智慧展現在眼前。
為何他這話能有如此大的魔力?深入探究一番,你就會發現,其內核其實是精準地點出了 “賺錢需反人性” 這一常常被人忽視,卻又暗藏玄機的道理。

咱們先來剖析一下人性最基礎、最普遍的特征。人啊,打從心底里就遵循著 “趨利避害” 以及 “即時滿足” 的本能行事。打個比方,在生活里,大家都本能地傾向于選擇那些讓自己舒舒服服的事兒,一旦碰上點麻煩、痛苦的事兒,就下意識地想要避開;心里頭也總是盼著付出立馬就能有回報,多一秒的等待都覺得煎熬;還成天琢磨著怎么能少費點力氣,多撈點好處,最好是天上掉餡餅,直接砸中自己。這些念頭,單純從個體角度看,并沒有什么是非對錯之分,可恰恰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被這些本能驅使著,才使得真正的商機悄然隱匿在了與之相反的方向。畢竟,要是人人都盯著同一條路,都懂同樣的賺錢門道,那這錢還哪輪得到自己賺呢,僧多粥少的局面下,競爭只會愈發慘烈。
不妨回顧一下短視頻剛嶄露頭角的那段時光,那陣仗,真可謂是一片亂象卻又生機勃勃。不管是短視頻平臺,還是各路創作者,都跟被一陣 “快餐風” 裹挾著似的,一股腦地扎進了制作跟風段子、模仿熱門視頻的浪潮里。瞧瞧那時候,各種千篇一律的搞笑段子、毫無新意的舞蹈模仿,鋪天蓋地襲來。不可否認,在流量為王的初始階段,這確實不失為一種快速撈金的捷徑,不少人靠著博眼球、蹭熱度,短期內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就在眾人都沉浸在這股浮躁之風,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迷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有那么一小撮創作者,卻宛如鬧市中的隱者,獨具慧眼,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 深耕內容。當別人都在絞盡腦汁把視頻時長壓縮到極致,追求 3 分鐘甚至更短就能博人眼球時,他們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精心打磨出長達 3 小時的視頻。就拿那位專注拆解《紅樓夢》的博主來說,在起步階段,他面臨的處境那叫一個艱難。看著娛樂博主們憑借輕松搞笑的內容,粉絲數蹭蹭往上漲,自己這邊卻如同蝸牛爬行,漲粉速度慢得讓人揪心。但他沒有絲毫動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頭扎進那浩如煙海的紅樓世界,將其中的人物、情節、文化內涵,一點點剖析開來,呈獻給觀眾。

時光不負有心人,熬過了最初的艱難蟄伏期,三年后的今天,局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轉。這類堅守長視頻陣地、輸出專業知識的博主們,如同厚積薄發的春筍,不僅粉絲增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還憑借自身積累的深厚知識底蘊,搭建起了知識付費體系。這一下,收益渠道拓寬,綜合收入遠遠超過了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娛樂賬號。從長遠的發展視角去審視,這類博主早早地就看透了 “短視頻發展到后期,深度內容必將崛起,長視頻會成為主流” 這一趨勢,提前兩三年默默布局,穩扎穩打,最終在關鍵節點上實現了華麗逆襲,一舉超越。這,便是典型的延時滿足,是徹徹底底 “反人性” 思維的生動實踐。
既然知曉了 “反人性” 思維蘊含的巨大能量,那么究竟該如何在日常中培養這種稀缺而又珍貴的思維模式呢?我結合朋友的經驗以及諸多成功案例,總結出了三個至關重要的要點。
其一,學會延遲滿足。這可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踐行的準則。在這個快節奏、凡事都追求速成的時代,大家都太心急了,總幻想著一夜暴富,一口吃成個胖子,做什么都期待能立竿見影看到成效。可商業的本質是什么?是創造價值啊!而真正有分量、能經得住市場考驗的價值,往往如同陳釀美酒,需要時間的慢慢沉淀與積累。就拿健身來說,沒有日復一日的堅持鍛煉,哪來的強健體魄;學習知識也是如此,不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鉆研,又怎能融會貫通;創業更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途中布滿荊棘,需要持續投入精力、資金、時間,熬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才能迎來曙光。那些能夠在當下克制自己內心的浮躁與急切,沉下心來,持續為目標投入的人,往往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收獲超乎想象的豐厚回報。
其二,勇敢擁抱不確定性。咱們捫心自問,大多數人內心深處是不是都對穩定有著一種近乎執著的追求?渴望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個月能按時領到固定的收入,仿佛這樣心里才踏實。但現實卻給我們上了一課,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最大的確定性恰恰就是不確定性本身,而且,最具潛力、最能帶來豐厚回報的往往也隱藏在這不確定性之中。
想想那些新興的行業,電商崛起之初,多少人瞻前顧后,不敢涉足,而那些勇敢邁出第一步,嘗試在這片未知領域闖蕩的人,如今很多都已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共享經濟出現時,同樣伴隨著諸多質疑與風險,可率先入局、勇于承擔風險的開拓者們,收獲了第一波紅利。所以,要想在商業浪潮中搶占先機,就必須克服內心對未知的恐懼,敢于嘗試新鮮事物,大膽地邁出舒適區,勇于承擔風險,只有這樣,才能在變化萬千的市場中捕捉到更多稍縱即逝的機會。
其三,全力構建個人護城河。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商業世界始終遵循著一個殘酷的真相:最容易被模仿、被替代的賺錢方式,就是跟風復制別人;與之相對應,最具價值、最能讓自己站穩腳跟的,便是擁有別人無法輕易復制的獨特優勢。這就要求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有意識地追求差異化,打造出專屬自己的特性。當周圍的人都熱衷于學習那些簡單易學、短期內能看到成效的技能時,你就得靜下心來,鉆研那些需要長時間積累、沉淀的專業知識,用深厚的知識儲備筑起一道堅實的壁壘;當別人都在盲目追求表面的風光、短期的成功時,你要目光長遠,專注于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不過,這里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僅僅掌握 “反人性” 思維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得深諳 “順人性” 之道,將二者巧妙融合,才能在商業的海洋中暢游無阻。這 “順人性” 究竟是何意呢?說白了,就是要深入了解大多數人的心理活動以及行為邏輯,然后巧妙地利用這些人性的特點,為自己創造出源源不斷的商業機會。舉個例子來說,人都有從眾心理,看到別人都在搶購某樣東西,自己也會忍不住跟風,生怕錯過什么好東西。
所以,在推廣產品的時候,我們就要巧妙地利用這一點,讓用戶直觀地看到 “大家都在用”,營造出一種火爆熱銷的氛圍,激發用戶的購買欲望;再比如,人都喜歡占點小便宜,心里頭總想著花小錢辦大事。基于此,在營銷過程中,我們不妨先拋出一些小恩小惠,讓用戶嘗到甜頭,吸引他們關注,然后再循序漸進,慢慢實現轉化。歸根結底,商業的本質其實就是深刻理解人性,并且熟練駕馭人性。你對人性了解得越透徹,就越能在商業競爭的戰場上搶占先機,掌握主動權。
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要 “反人性”,磨煉意志,克制欲望,能吃苦,肯付出;對市場要 “順人性”,洞悉需求,把握心理,懂策略,會引導。這看似矛盾的兩點,實則相輔相成,如同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了任何一個,都難以在商業的天空翱翔,在市場的道路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