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新龍門客棧》劇照。圖源:微博@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
12月21日,首屆“電影中國”戲曲電影大展中,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女小生陳麗君憑借《新龍門客棧》賈廷一角榮獲“最佳男主角”。相關消息發出后,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為陳麗君點贊:實至名歸。
“最佳男主角”頒給了女演員,這不是弄錯了性別,而是對一名反串演員的最高褒獎。各類影視劇中女扮男裝的情節并不鮮見,然而真正能夠做到雌雄莫辨、令人拍案叫絕的演繹卻屈指可數。不少女扮男裝的橋段,往往只是簡單地粘貼上假胡子便企圖蒙混過關,甚至還講出 “你怎么看出我是女的?”之類臺詞,讓人無力吐槽。
反串表演很難,而傳統戲曲在年輕觀眾中“出圈”“加粉”更難。所以,當陳麗君、李云霄以及她們的團隊憑著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大火,難度系數可想而知。人們常說看一個演員的水平如何,就是看“身上有沒有戲”。這個最佳男主角的獎項,不只是對網絡熱度、粉絲呼聲的回應,其實是對演員“戲”與“技”的認可。這個獎項,也是對許許多多文藝工作者的一種提醒:身上有戲,才有觀眾,才能收獲最廣泛的認可。
那么,“戲”從何來?
“戲”首先來自于熱愛。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在這個充滿各種可能性和選擇的娛樂圈里,擁有一顆熱愛的心,才能勇往直前,一路生花。老戲骨李雪健當過工人,當過兵,演員生涯也是從匪兵甲、乙演起。但正是出于對演員職業的熱愛,不辭其小、不辭其苦,用他的話來說,“無論角色大小,只要讓我演了,我會玩命。”他的努力成就了他的榮譽,很多演員稱贊他為自己的榜樣,是“所有演員的榜樣”。陳麗君13歲開始入行學戲,走紅的背后,同樣離不開長年累月的堅持與對越劇所葆有的熱愛之心。沒有熱愛,難抵萬難。
“戲”,也來自于磨礪。陳麗君舞臺上單手抱著搭檔“轉圈圈”的瀟灑,俘獲了一眾小迷妹。看似輕松的演繹,實則是十幾年如一日磨煉自己,對人物反復琢磨,并注入自己的感情,所以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而翻開陳麗君的抖音號,能看到行云流水的打斗場面背后是拳拳到肉、指指留疤。演戲最重要的是感受力和表達力,只有把自己當作一個容器,吸收轉化,然后精準傳達出去,才能讓更多人共情。這個過程,離不開日復一日地打磨、訓練。
“流量至上”“顏值當道”……近幾年來,文娛圈中存在著以流量定身價、以“顏值”代替演技、以粉絲數量衡量藝術從業者水平等種種亂象。但是潮水終歸會褪去,“身上有戲”才是一名演員的硬實力。當一名口碑和實力兼備的女演員獲得了最佳男主,我們可以說這正是屬于好演員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