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陰冷的日子,你注意到了嗎?
今天是冬至,一年中夜最長、白天最短的一天。古人說,這一天陰氣最重、陽氣最弱,天地萬物籠罩在濃濃的陰氣之中。
這可不是隨口說說,古人講究天時陰陽平衡,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換的關鍵時刻。
這一天做好順應自然的養生和習俗,就能安然度過寒冬。可要是逆天而行,傷了陽氣,那可就吃虧大了。你知道冬至有哪些習俗?又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陰陽交替的冬至。
冬至的習俗:吃出來的溫暖,傳承的智慧
在南方,冬至的傳統就是吃雞。小時候,爺爺總念叨:“冬至不吃雞,這一年不吉利。”殺雞、燉雞湯,一家人圍坐一桌,熱騰騰的雞湯下肚,不僅身體暖和,連心里都涌起幸福感。現在生活好了,雞鴨鵝這些美味隨處可見,但冬至吃雞的習慣,卻始終留著。它傳遞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感恩。
北方的冬至則離不開餃子。
一家人包餃子、吃餃子,這個傳統從古至今都沒變過。小時候,圍著媽媽學包餃子,那些形狀奇奇怪怪的“失敗品”,總是最先被端上桌。餃子熱氣騰騰地出鍋時,全家人圍著吃,不僅暖胃,還暖了整顆心。這熱乎的餃子里包裹的,分明是家的溫情。
冬至養生:別硬抗寒,順應天時才能健康過冬
冬至一過,數九寒天就來了,天寒地凍可不是開玩笑的。冬至后養生尤為重要,記住以下幾點,別再“逆天而行”:
早睡晚起,避寒保陽氣
冬至夜晚陰氣最重,千萬別熬夜,晚上早點睡覺。早上起床也別太早,等太陽出來后再起身活動,多曬曬太陽,特別是曬曬背,讓身體吸收陽光轉化陽氣,整個人都會舒服不少。
吃溫熱性食物,養陽驅寒
冬至的餐桌上一定要有些溫熱性的食物。牛羊肉、羊肉湯、熱乎乎的雜糧粥都能驅寒補陽,儲存能量。千萬別貪涼,吃了冰冷的東西只會讓寒氣侵入,損傷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