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的敘利亞,但凡能占據新聞頭版,總是和壞消息相關聯。
不過,還好,今天算是有個好消息,大餅店終于重新開業了。
很多敘利亞人很高興,大家奔走相告,許多人歡天喜地地排隊去買大餅。

很多人可能會笑話他們,但是作為在戰火中已經煎熬了14年的敘利亞人來說,沒什么比填補肚子更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這不僅是那家大餅店的重生,更是寄托了大家對新生活的念想。
他們對新生活的理想,僅僅是活下去而已,2011年之前的安居樂業恐怕已經不抱幻想了。
他們的生活,大概也就是比加沙人好那么一點點而已。

敘利亞的大餅,和埃及的大餅差不多,主要就是小麥制成,可沒我們這邊的大餅有各種餡料和各種滋味。
那純粹就是讓老百姓填飽肚子的食物。
放我們這邊,怕是大多數人都不會吃一口,太沒味道了,難以下咽。

但在貧困的阿拉伯國家,這每天能大餅吃飽,就是幸福生活了。
2011年之前,敘利亞經濟在中東還算中等,其本身也是小麥產區和油田產區,還能出口,老百姓的生活尚可,還不需要大餅作為溫飽的保障。
近些年,在油田和小麥產區被庫爾德人、美國人、反叛武裝占據的情況下,巴沙爾政權依托俄國的援助,精打細算,盡量填飽老百姓的肚子。
要注意的是,巴沙爾政權,每年能搞到的財政預算只有8億美元,這點預算,放我們這里就是一個中等縣城一年的預算,要是和昆山之類的強縣比,那就只有七八分之一了。
就這點錢,要給老百姓保障生活,要給雇員發工資,要給軍隊發軍餉,要維持最基本的公共服務,這哪一項都不夠。
說實在的,咱也能理解巴沙爾離開國家時的心情:我走了,你們玩吧。
無奈、壓力、無助、一點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