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元買的“100%山羊絨衫”竟是“0羊絨”?成本差距高達三百倍!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許多人選擇羊絨衫作為御寒佳品。然而,羊絨市場的亂象卻讓消費者防不勝防。蘇州的戚先生花188元購買“100%山羊絨衫”,到手后不僅扎人,更在專業檢測中被證實是“綿羊毛100%”。原材料的成本差距竟然高達三百倍,這背后折射出的不僅是商家的欺詐問題,更是平臺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上的一系列漏洞。

消費者維權:從“純羊絨”到“全羊毛”的真相大白
11月初,戚先生通過某電商平臺以188元的價格購買了兩件宣稱“100%山羊絨”的針織衫。商家以“尾貨清倉”為由,用低價吸引消費者。在收到貨物后,戚先生發現衣物標簽雖寫著“山羊絨”,但穿上卻扎得皮膚難以忍受。抱著疑問,他聯系客服反復確認,對方一再保證“純羊絨”,并建議他送檢。
戚先生隨后將衣物送至國家毛針織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浙江)進行檢測。11月18日,檢測報告顯示,所謂的“100%山羊絨”實際上是“綿羊毛100%”,與宣傳嚴重不符。羊絨和羊毛成本相差巨大:羊絨價格約七八百元一公斤,而羊毛僅需兩三塊錢,二者天壤之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