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英文podcast,是一種以音頻為主要載體的節目。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媒介的多元發展,播客正在受到更多人的喜愛。有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文播客節目的數量較三年前增長6倍。有平臺稱,今年用戶增長了百分之五十。原本小眾的播客,正一步步走向大眾群。
“00后”大學生陳佳磊從中學時期就開始接觸播客了。最近這幾年,各大互聯網播客平臺興起,他也養成了每天聽播客的習慣。不管是在通勤路上、騎行運動的途中,還是在睡前,播客都填補了他的碎片化時間。
記者了解到,一期播客的時長往往在十幾分鐘到一個多小時不等,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涵蓋商業財經、人文科技、故事怪談等話題。和陳佳磊一樣,喜歡聽播客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休閑放松、獲取知識、情緒陪伴是主要原因。
播客聽眾盛伊清說,她現在聽了有600多個小時,覺得播客是一個非常神奇的介質,很多人會把播客當做自己的求職工具,因為很多人會分享一些自己職場或者生活上的經驗。
用戶大幅增長,聽眾多為年輕學生和員工
記者走訪了解到,隨著互聯網播客平臺的不斷興起,中文播客正在從小眾市場向大眾群體擴展。
某播客平臺首席運營官陳臨風介紹,他們平臺今年較去年用戶數量增長了50%,人文成長和商業科技類是總體上比較受歡迎的兩種內容。
一份收集了2000多名播客用戶反饋的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播客收聽人群以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為主,在職員工和學生是主力;在18歲-40歲的核心年齡段聽眾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占比超過八成;七成以上聽眾每天會收聽半小時以上播客節目。
某音頻平臺高級副總裁傅海波介紹,播客是一種“長陪伴、高互動、強價值”的媒介方式,相較于“快流量”,播客的內容價值更能經受時間的考驗。從聽眾的收聽量來看,他們平臺的播客在2024年保持著30%的增速。
主播稱通過內容付費,可以實現商業化
據了解,相比于視頻,純音頻的播客制作相對簡單上手容易,不同行業的創作者也加入到播客“破圈”的浪潮之中。一條播客是怎樣誕生的?做播客能實現商業變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