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電商平臺促銷模式和節奏變化影響,今年快遞業務旺季自10月21日正式開啟,進而推動各大快遞公司的業務量增長。證券之星注意到,業務量增長的同時,以圓通速遞(600233.SH)為主的頭部企業卻面臨著單票收入持續下滑的困境,這也意味著快遞企業競爭加劇,價格戰持續上演。
在這一背景下,公司正在加速快遞出海,借助自有航空網絡及旗下圓通國際快遞(06123.HK)拓展國際業務,并向中亞、拉美等市場發力。不過,公司出海“牌”并不好打。一方面,圓通國際快遞何時擺脫虧損仍是未知數,另一方面,部分中亞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配送覆蓋不足等問題逐步顯現,為其業務發展帶來挑戰。
單票收入同比下滑,因違規遭罰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自10月21日以來,快遞市場規模持續擴增,日均業務量超5.8億件。
據圓通速遞公布的10月快遞業務主要經營數據顯示,公司快遞產品收入為57.04億元,同比增長26.94%;業務完成量為24.73億票,同比增長31.18%;公司10月快遞產品單票收入為2.31元,同比下降3.23%,該指標已連續數月同比出現下滑。

申通快遞、韻達股份以及順豐控股同樣面臨類似問題,其中韻達股份10月份快遞產品單票收入降至2.02元,同比下滑11.4%,下滑幅度最大。以上數據反映了國內快遞市場的激烈競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快遞公司壓低價格吸引客戶。
面對單票收入下降,不少快遞員選擇完成更多單量保證收入。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送貨上門的時間及人力成本,未經用戶同意,快遞員擅自將快件投遞至驛站、自提柜等“不告而投”行為已成為行業的普遍現象。
盡管《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已于今年3月1日明確規定,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將快件擅自投遞至智能快件箱或快遞服務站,但實際執行情況卻不如人意。
證券之星注意到,“不告而投”行為已引發多地郵政管理部門的關注。據10月28日甘肅省郵政管理局官網顯示,武威市郵政管理局集中約談古浪縣包含圓通在內的5家快遞品牌企業,要求其從根本上解決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問題。

自11月1日以來,包含圓通在內的多家快遞企業因擅自將快件放置在智能快件箱和快遞服務站等違規行為,被濟南市郵政管理局處罰,處罰金額從500元到最高2000元不等。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管理主體,快遞企業對其承包商、快遞員負有管理責任。快遞不告而投、未經消費者同意代為簽收等問題,暴露出快遞企業在管理承包商和快遞員方面的疏漏。此外,快遞企業也需要給末端的快遞員更大的激勵機制,從根本上改善用戶體驗。
Q3毛利率承壓,營利環比雙降
公開資料顯示,圓通速遞主要擁有快遞業務、貨代服務及航空三大業務。其中,快遞業務仍是圓通速遞的基本盤,為公司貢獻了近9成的收入。
回顧近一年及一期的業績表現,公司在去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后,今年業績有所好轉。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3.69億元,同比增長21.13%,歸母凈利潤為29.3億元,同比增長10.21%。
分單季度來看,今年Q3,公司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8.05億元、9.43億元,分別環比下滑了1.94%、9.75%,公司在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上的表現均不及上一季度。
在快遞業務方面,圓通速遞提及,公司在Q3快遞業務完成量67.11億件,同比增長28.16%,尤其是8月和9月,公司業務量增長取得行業最快增速。不過,華福證券在研報指出,公司在Q3的市占率為15.4%,同比下滑了0.2個百分點。
按經營數據計算,圓通速遞在Q3的快遞產品單票收入承壓,同比下滑5.8%,為2.2元。單票收入的下滑影響到了公司的毛利率表現,公司在Q3的毛利率8.41%,同比下滑了0.94個百分點,環比下滑了1.59個百分點。
而在貨代服務及航空業務上,圓通速遞表現不佳。
需要指出的是,圓通速遞是通達系中唯一擁有自有航空機隊的企業,公司于2014年成立圓通航空。截至2024年6月末,圓通速遞自有航空機隊數量13架、圓通航空累計開通航線超140條。
證券之星注意到,公司自有航空優勢并不明顯,該業務發展至今,營收占比并不大,在2024年半年報中其營收規模不足10億元。從盈利端來看,半年報顯示,公司的貨代業務分部以及航空業務分部均出現虧損。華創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參考半年報Q2航空及貨代業務虧損0.6億元,預計Q3航空及貨代業務虧損0.8億元。可見,Q3上述兩項業務環比虧損有所擴大。
部分地區物流基礎設施存短板,出海難度加大
在國內快遞市場價格競爭激的情況下,圓通速遞加速快遞出海。在年初舉行2024年工作部署大會上,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表示開拓國際市場是公司2024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在國際市場上,一方面,圓通速遞基于其自有航空網絡為布局國際快遞業務、拓展海外市場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公司于2017年收購中國香港上市公司圓通國際快遞,成為其國際業務的主要運營主體。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今年3月份,圓通國際快遞引入周建(曾就職順豐、百世)擔任其執行董事及副總裁。據悉,周建有著十余年的快遞行業經驗和多年的國際業務經驗,可見公司對國際業務的重視。
但就上半年業績而言,公司的國際業務盡管收入見長,但遇到了盈利難題。上半年,圓通國際快遞收入為29.75億港元,同比增加20.6%;凈利潤為-4214.5萬港元。
對于虧損的原因,圓通國際快遞表示,受制于宏觀經濟穩定緩慢復蘇、快遞及貨運市場競爭激烈,集團核心客戶業務需求下降,價格壓力和成本控制的復雜性增加,貨運和國際快遞業務的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并疊加部分聯營公司出現的一次性減值損失,影響了集團整體業績。
證券之星注意到,下半年以來,公司在國際業務上動作頻頻。7月5日,圓通國際快遞的旗下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郵政服務機構KazPost簽署合伙協議,計劃在哈薩克斯坦及中亞地區共同發展國際快遞、國際空運及海運貨運的代理服務等。11月18日,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受邀出席第十七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并與尼加拉瓜交通和基礎設施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助推尼加拉瓜提升運輸及物流能力。
“截至目前,公司已經打造中日、中哈、中澳、中韓等精品快遞專線,同時積極開拓中美、英、澳等全鏈路服務,國際快遞產品及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公司在最新舉辦的投資者調研會提到。
證券之星注意到,加速拓展國際業務的同時,圓通速遞也正面臨一系列難題。以哈薩克斯為例,作為中亞重要市場之一,哈薩克斯坦的物流和倉儲設施相對有限,且快遞公司覆蓋范圍不足,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貨物配送時間較長。數據顯示,當地電商訂單的平均配送時間在3至7天,偏遠地區甚至需超過10天。盡管以Kaspi物流以及國家郵政Kazpost等本地物流平臺在努力擴展倉儲和配送能力,但整體服務的提升仍需時間。
專家也指出,圓通速遞在中亞布局的難點可能在于中亞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法律法規和語言文化等方面。資本開支對于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投入,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還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如人力資源、運營管理等。(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李若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