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小焦慮”,針對當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四小”問題,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通過深化校園體育運動改革,以體育運動撬動育人改革,用實招破解“四小”問題。近日,學校舉行“創新體育活動 朝實有辦法”活動,為青少年體育健康活動提供經驗。
當天上午,在教師的引導看護下,該校幸福校區低年級學生分班在操場上的不同區域活動。有的玩呼啦圈,有的練攀爬,還有的扔沙包,小臉蛋練得紅撲撲的,透出健康的光彩。
從2024年秋季學期開始,北京市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推行“課間一刻鐘”優化調整。朝陽區實驗小學系統規劃,通過長短課、連排課等舉措,實現全校每天一節體育課,并依托課上與課下、校內與校外渠道,制定多樣化、個性化體育活動,讓學生“動起來”“玩起來”“健康起來”,最大限度提高體育活動時長。
結合學校課程改革,學校在每天的體育課程中創設游泳、足球、啦啦操、跑酷等9門。體育課程打破班級概念,實施走班選課,豐富的課程供給讓更多學生可以選擇自己適合和喜歡的體育老師和課程。
在課后服務時段,學校體育社團每天開設近20個項目,讓有運動興趣和特長的學生獲得進一步發展,其中的拳擊課、跑酷課、體操課、游泳課等格外受到學生喜愛和追捧。學校還積極開展走出去的校外體育鍛煉項目,比如使用專業場館進行冰球隊訓練,10年訓練不僅為學校取得北京市第二名的好成績,也為北京隊和國家隊輸送了多位專業人才。
2021年,朝陽區實驗小學開設親子共同參與的登山課程,每學期開展3-4次活動。3年來,學生、家長和老師已攀登北京的12座山,登上了五岳中的3座。五年級的曹啟楊現在已成為登山小能手,“我不僅體質增強了,還培養了勇往直前、突破自我的精神。”
為破解體育運動空間不足的難題,學校積極挖掘空間潛力,近年來通過開發空地、空房、過道、樓頂、地下空間等“上天入地”舉措,陸續建成樓頂足球場、樓內運動空間、體操房等活動空間。今年9月,學校將校園南樓優化更新,新建乒乓球、啦啦操、少年籃球場、輪滑教室等運動空間,新增近一千平方米運動場,比之前增設相當于7個標準籃球場的面積,極大滿足了學生的運動需求。
朝陽區實驗小學校園體育運動改革收到實效,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秀率從2012-2013學年的16.43%提高到2023-2024學年的82.9%。“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為幸福人生奠基,希望每個學生都成為終生的健康運動者。”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表示,學校將繼續優化體育運動時間、空間和項目,形成人人愛體育、生生有項目、個個有收獲的校園體育良好氛圍。